做什麼運動護心?吃什麼保養血管及神經?醫師這樣喝水保持血管彈性

台灣冬天溫差大,是心血管疾病及腦中風發生的常見季節,不少患者也容易出現手麻、腳麻等神經不適的狀況。如何保養血管及神經?該吃什麼食物、做什麼運動呢?

 

做什麼運動護心?

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指出,溫差大會使血管容易收縮、血壓上升,保護血管及神經健康,要從生活作息、飲食習慣做起,尤其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是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適度運動可以幫助增進血液循環、強健心臟肌肉,建議每天可以進行簡單的運動,如快走、散步、爬樓梯,訓練肌肉、心臟及活動度。

 

吃什麼保養血管及神經?

謝炳賢建議,補充維生素B群及Omega-3脂肪酸,兩者都是維持血管及神經健康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什麼食物有維生素B群?

謝炳賢表示,維生素B群是維持神經運作的重要營養素,其中維生素B1、B6及B12更是關鍵性成分,可以幫助維持正常新陳代謝,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像是魚、蛋、肉類、堅果、深綠色蔬菜,都含有相當豐富的維生素B群,建議在日常飲食中可以均衡攝取。

 

什麼食物有Omega-3脂肪酸?

謝炳賢說明,Omega-3是組成大腦及神經細胞的重要營養素,可以幫助維持神經細胞間訊息的傳遞;根據多項國內外研究,Omega-3也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深海魚類為富含Omega-3的食物,如鯖魚、鮭魚、秋刀魚,建議一周可以攝取3次補充好油。

看更多:天天吃魚,死亡風險降低10%!選這5種魚最好 避免5種烹調更健康

 

為什麼要喝水?

謝炳賢說明,人體有70%是由水分組成,水分對血管健康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適時補充足量水分,能夠防止血管變厚、變窄,並保持血管彈性,同時有助於改善循環代謝,建議每次喝水可以遵循「少量、多次、慢慢喝」的原則,能夠讓身體好好吸收水分,才會不造成負擔。

看更多:天冷保護心血管!陳月卿推薦喝這杯 降血脂、抗發炎

 

姿勢不良會加速血管病變?

謝炳賢也提醒,長期姿勢不良,像是維持相同姿勢、反覆做相同動作,久而久之很容易造成壓迫肌肉、神經及血管,引起疼痛、僵硬,甚至造成退化病變。

看更多:「血管按摩操」全身暖起來!促進血液循環 不再手腳冰冷

 

◎ 本文出自/謝炳賢醫師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更多健康2.0報導
氣溫變冷最怕心血管疾病!吳明珠曝4徵兆恐是心臟警訊 1茶飲防手腳冰冷
冬至冰凍寒流最低8度!醫:這4部位保暖才有效 補冬這樣吃才健康
冬天食慾旺盛怎麼辦?中醫師教3招降低口腹之慾、提升飽足感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