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有「關係」? 心理師:應著重「自我整合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想要做自己一點,會不會有點自私?」、「如果講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會不會影響到別人和這份關係?」、「沒有了她或這份關係,我自己可能也無法好好過。」

人有兩種自己 包含主導行動、被看見描述的自己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黃新惟說,當思考「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時,或許是因為我們較熟悉前者,以致於習慣將重點放在後者,但其實「自己」比多數人所想的還複雜。被尊稱為美國心理學之父的William James便提出,人有兩種自己,一種是像在頭腦裡,主導我們所有行動的自己,並串聯了每個時刻不同的自己。另一種則是可以被看見、被描述的自己,如自己的照片、職業和個性,是所有自己的東西的總和,並讓如拼圖般的自己得以整合成一體。

而近年陸續有學者提出了一種與外界環境或他人互動時的自己。不同於過往對於自己的看法,這個自己是一種狀態,而不是穩定、一致的;是和外在環境和他人共同形塑的,而不是自己擁有的。

「自己」與「他人」關係 是獲得親密感、相互理解的基礎

現在我們換另外一種觀點,即神經科學,來探討「自己」與「他人」的關係。預設模式網絡(default mode network, DMN)是一個連接大腦各區域的龐大神經網絡,近二十年引起了大量關注和研究,但它的功能尚未有一致的看法。預設模式網絡既維持了休息時大腦的健康,也和我們放空、神遊及個人記憶有關,同時也涉及了推論他人想法、意圖等社交行為。換言之,為能夠理解自己和世界,我們需要將持續發生的外在事件和我們過去的經驗進行整合,而預設模式網絡便是負責此過程的腦部區域。

黃新惟指出,從對自己的深入思考,到神經科學的觀點,我們發現「自己」不完全是自己的,且「自己」和「關係」並不是對立而是交織一起。而這個「關係中的自己」,或內外在訊息在預設模式網絡相遇,是我們和外界互動時,由內在自己和外在環境與他人共同形成的。生活中面對不同的情境或他人時,彷彿會有不同的自己,便是這樣的一種情形。而這個不穩定、深受外在世界和他人影響的自己,是我們獲得親密感,以及可以與他人相互理解的基礎。

心理治療可重新啟動 熟練化預設的自我整合能力

儘管如此,我們也不必過度追求這樣的自己,畢竟生活中有很多情境,有其各自適合的自己和他人的互動方式。預設也不等於要持續保持,而是要能在預設的兩端反覆擺盪,時而較多關注自己的內在感受和想法,時而以開放和好奇的態度與外在環境和他人交流。

黃新惟分享自身的臨床經驗發現,多數的心理困擾或人際問題,便是太固著、太封閉在某一端,而無法有效地將內外在交流所致。

【延伸閱讀】

「拒學」不是孩子單方面的問題! 臨床心理師如何協助孩子回到校園?

青少年每4人就有1人失眠過 孩子失眠該怎麼辦?臨床心理師授8招改善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11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