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3事防「米酵菌酸」 醫示警:這步驟最重要 才能避免「產毒」

生活中心/陳佳鈴報導

避免食材產生「毒素」,醫師警示三點步驟一定要做到。(示意圖/資料照)
避免食材產生「毒素」,醫師警示三點步驟一定要做到。(示意圖/資料照)

台北市信義區遠百A13「寶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案持續擴大,造成2人死亡,法醫解剖在首位死者身上驗出「米酵菌酸」,但粿條、香蘭葉等食材採檢卻呈現陰性。到底是在哪個食材上出問題?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提醒,做好3件事防米酵菌酸,包括分裝食材、現做現吃,以最重要的「低溫保存」。

姜冠宇在臉書分享,米酵菌酸食物中毒事件,引起台灣社會非常大恐慌,首先要先了解米酵菌的特性,伯克霍爾德氏菌(唐菖蒲椰毒病株)有非常多宗族要一起共生,並且要在極為營養的環境,含有蔗糖、纖維素、胺基酸,要有一定的溫度,達成滋生和產毒的要件,所以食物做到三項就能避開細菌產毒的要件。

第一:食材要分裝(單一食材),不要散裝(混合食材),這樣環境會比較單純

第二:現做現吃,不要說炒好的一盤菜就放在那邊

第三:低溫保存,避免25度到35度常溫偏高溫的溫度,這樣即便它落地生根,只要做到低溫保存,那都能達到說避免產毒的要件,就能安心享受台灣美好的飲食文化。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台中男開6百萬保時捷酒駕 拒檢「撞倒警用機車」男警受傷送醫
苗栗婦巡菜園被青竹絲咬傷 見警車拍窗急攔送醫保命
台中女老師吃諾寶紅麴半年「收簡訊才知受害」 驗出:已腎臟病1期
美利達單車「彰化百K」競賽傳意外!56歲男選手自摔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