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戰日衝突不斷 跨國紀念悼亡者
記者施欣妤/綜合報導
11月11日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紀念日,歐美國家都在這天舉行相關活動,緬懷所有陣亡軍人與平民;由於今年紀念日壟罩在烏俄戰爭與以哈戰火陰霾下,更凸顯和平不應被視為理所當然。
今年為一戰停戰105週年,美國稱這天為「退伍軍人節」,向參戰老兵致上敬意;大英國協國家以「國殤日」(Remembrance Day)稱之,並在這天佩戴象徵戰壕鮮血的「虞美人花」;法國、比利時與紐西蘭則將這天命名為「停戰日」(Armistice Day),還有部分國家則直接稱為「虞美人花日」。
和平可貴 銘記戰爭教訓
美國總統拜登11日前往阿靈頓國家公墓「無名戰士墓」獻花並發表演說,他表示,「今日團聚在此,向數個世代、站在自由前線的美國人致敬,感謝他們冒著風險,給我們一個更美好的未來」,而他作為退役軍人的父親,感到十分榮耀,並且強調「退伍軍人是國家的鋼脊(steel spine)」。拜登2015年因腦癌逝世的兒子波伊,曾加入德拉瓦州國民兵,並於2008年部署至伊拉克。
英國同日也舉行紀念活動,不僅各軍種約1萬名退伍軍人參與,還有800名英軍列隊經過倫敦市中心的陣亡將士紀念碑,英王查爾斯三世也帶領王室成員、英相蘇納克、國防大臣夏普斯等官員共同默哀,悼念在戰爭中喪生者。蘇納克除了感謝英國數代人的貢獻以外,也提到近期的戰爭提醒世人,「不能將得來不易的和平視為理所當然」。
法國總統馬克宏則前往凱旋門前的無名將士墓獻花,而法國國防部也發布新聞稿,指出為了紀念陣亡無名將士,在凱旋門下持續點燃的「永恆火焰」,至今已燃燒100年,藉此緬懷為捍衛自由而在戰爭中犧牲的寶貴生命。
軍聞網站「Military.com」報導,總部位在比利時的「最後崗位協會」(Post Association)負責人莫特里,在與比利時總理德克魯一同出席儀式時坦言,去年此時,全球注意力都集中在烏俄戰爭,而今年還加上以色列與哈瑪斯在加薩走廊的殘酷衝突,「但不幸的是,這只是當今超過百起武裝衝突的其中2起」,顯示過去衝突的教訓,並無法直接轉化成今日的和平。
美國總統拜登(左起)、副總統賀錦麗、退伍軍人事務部長麥唐諾與國家首都地區聯合特遣隊指揮官裴平少將,抵達阿靈頓國家公墓。 (達志影像/歐新社)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緬懷儀式上,親自調整已經持續燃燒百年的「永恆火焰」。 (達志影像/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