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火無望?烏克蘭和平峰會恐難有具體成果 美智庫:烏方計畫「不切實際」

記者陳怡伶/綜合報導

首屆烏克蘭和平峰會本週末(6月15至16日)在瑞士舉行,超過90國參與,不過當事國俄羅斯缺席。美國智庫學者認為,這場和平峰會的具體結果可能是讓全球關注到烏克蘭和平計畫的「不切實際」。

<strong>烏克蘭和平峰會15至16日在瑞士舉行。(圖/美聯社)</strong>
烏克蘭和平峰會15至16日在瑞士舉行。(圖/美聯社)

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歐亞項目主任阿納托爾·列文(Anatol Lieven)認為,這場「和平峰會」(Peace Summit)並非真正的「峰會」,也非真正關於「和平」。

列文指出,峰會的議程已縮減為討論有限的措施,其目的不是結束戰爭,而是在某些層面「軟化」(soften)戰爭。除了歐洲,多數國家的領導人並未出席,美國總統拜登派出了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Devi Harris)和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出席。

列文稱,在烏克蘭提出的10項「和平計畫」中,只有3項將進行正式討論。其中要求俄羅斯完全撤軍、審判戰爭罪行、賠償對烏克蘭造成的損失等都被從議程中刪除。峰會將聚焦於核安全、糧食安全以及歸還被劫持兒童議題上。

<strong>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出席和平峰會的新聞發布會。(圖/美聯社)</strong>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出席和平峰會的新聞發布會。(圖/美聯社)

列文表示,上述3項是多數非西方參與者(non-Western participants)願意討論的議題,且可能在這些問題達成全球共識。列文引述《彭博社》一篇報導稱,西方國家曾在2023年12月在利雅德舉行的一次秘密會議上,爭取全球南方對烏克蘭和平計畫的支持,但未取得重大進展。

列文指,這場和平峰會事實上始終是場「無望成功」(non-starter)的會議。烏克蘭早已頒布法令禁止與俄羅斯政府直接談判,美國在11月總統大選前並無意發起和談。俄羅斯並未受邀參加這場峰會,與俄羅斯有緊密關係的中國大陸也拒絕出席。

列文稱,北京的缺席就如同其他參與國縮減議程一樣,反映出他們對現實的認識—儘管西方政府表示任何最終的和平協議都取決於烏克蘭人,事實上,基輔的和平計畫從一開始就是無望成功的。

列文認為,考慮到烏俄雙方軍事和經濟實力,以及去年烏克蘭攻勢的徹底失敗,烏克蘭想要收復被俄羅斯奪走的土地,恢復自2014年來失去的一切,現在看來是不太可能的。

<strong>在頓涅茨克前線的烏克蘭士兵。(圖/美聯社)</strong>
在頓涅茨克前線的烏克蘭士兵。(圖/美聯社)

列文接著稱,上述情況需要俄羅斯軍隊全面失利才有可能發生,而現在沒有軍事專家認為會出現這種情況。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北約對俄羅斯軍隊發動全面攻擊,然而拜登政府和大多數北約成員國政府都否認了這種可能性。

至於烏克蘭要求俄羅斯政府應接受「戰爭罪」審判,列文表示,由於以色列在美國支持與歐洲的默許下,在加薩犯下的罪行,以及美國拒絕國際刑事法院調查和審判這些罪行的權利。就國際社會而言,華府早已喪失對其他國家的戰爭罪行採取立場的道德權利。

列文稱,這場和平峰會背後,西方和烏克蘭旨在是顯示俄羅斯的孤立,並在西方國家外爭取對烏克蘭的支持。列文引述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與日內瓦安全政策中心(GCSP)的學者扎卡里·派金(Zachary Paikin)博士的話稱,「西方已經認識到,他們需要與南半球國家切實討論這些擔憂,因為緊隨在新冠疫情後的戰爭,對糧食安全、國家發展目標等影響是重大的」。

列文最後做出結論,這場和平峰會的實質結果可能是讓全球關注到烏克蘭和平計畫的「不切實際」,以及美國聲稱的全球主導地位在道德和法律上的空洞。

延伸閱讀
才剛完婚就天人永隔!新娘遇酒駕喪命 丈夫怒告供酒業者獲近3千萬賠償
綠無所不用其極阻擋國會改革 王鴻薇以美國舉例打臉:到底在怕什麼?
台灣有事≠澳加日英有事!美智庫:積極軍事介入兩岸衝突可能性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