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總額檢討 石崇良提3原則「財務不可失控」

健保改革聲浪四起,尤其是針對健保點值。健保署長石崇良今(5/11)表示,總額檢討勢在必行,但須把握「醫護人員得到適當回饋」、「財務不可失控」及「投入的資源與品質相符」三大原則,確保資源流向正確的地方。

醫界爭取健保點值1點1元,然而立院初審並無共識。前衛福部長陳時中提出「總額瘦身」觀念;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則強調,就算無法全面1點1元,也應從「救命」科別做起,優先保障急重難罕及住院點值。

石崇良今天出席「健保永續健康台灣」研討會,會後接受媒體連訪時表示,總額檢討有必要,但必須掌握3原則,首先是醫護人員獲得適當回饋,第2是財務不可失控,第3則是投入的資源與品質相符,以政策引導資源流向正確的地方,他也認同吳明賢的建議。

至於陳時中「總額瘦身概念」,石崇良說,癌症防治政策中,後端治療費用高昂,可從前端預防來加強,不見得用保費收入來做,透過體系整合、多元財源挹注,就能把餅做大。

石崇良在研討會中以健保的挑戰與展望為題演講,他表示,健保最大挑戰就是人口變化,台灣在1993年已進入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人口將在2039年超過3成,健保財務依賴受薪階級保費支撐,當工作人口變少、老年人口上升,就會面臨問題。

石崇良提到,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醫療支出大多採穩定成長,避免過度變化,只有韓國例外,然而,韓國醫療支出比上升快速,理論上醫師應該很開心,卻還是發生醫師上街頭,主要原因就是支出被城鄉差距、醫美、自費市場吃掉,因此關鍵在資源要流向正確的地方。

以台灣狀況來說,石崇良表示,申報點數上升,點值就會下降,尤其慢性病人在醫院門診就醫部分有檢討空間;現行健保制度採論量計酬,無論是把病患照顧好的醫院、還是照顧不好的醫院,收入沒有差別,甚至照顧得好、收入反而更差。因此未來必須調整支付模型,讓醫師或醫療團隊願意追求品質。

石崇良以花蓮秀林鄉目前試辦的「論人計酬」慢性病計畫為例,依照該地區人口數給予定額給付;目前最大單一疾病負荷最重的就是「糖尿病」,健保署正規劃製作給付模型,並希望逐步從糖尿病推展到其他慢性病。

更多太報報導
三重驚傳3死命案 祖孫3代遺體裹棉被
橘色惡魔京都TAIWAN PLUS演奏《忍者亂太郎》主題曲 全場嗨翻
韋禮安首攻雄蛋撞場許富凱 「謝謝大家選擇我」

看更多相關新聞
健保點值保障 台大醫院:「救命科」優先
增財源救點值 健保補充保費喊漲
照護成本龐大 學者建議師法日本
準衛福部長邱泰源首談醫療改革 維繫品質等3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