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發展VS.只防弊 虛擬資產專法方向先釐清

台灣要不要發展虛擬資產業,是可討論的重點。圖/美聯社
台灣要不要發展虛擬資產業,是可討論的重點。圖/美聯社

金管會9月底前將草擬虛擬資產專法,代表三大意義,一是確定主管機關是金管會,二是承認這是一個需強化監管的產業,三是國內虛擬資產交易終於有更明確的法律可依循。

但是,台灣究竟要不要把虛擬資產當成一個可被鼓勵發展的產業,要不要納入「戰略」產業?專法是要健全產業發展,還是只要防弊?是虛擬資產管理條例還是虛擬資產投資人保護法?這些重要方向必須先確定,才能落實在法條當中。

再者,若是要用管理銀行、保險、證券的高度監理態度,去管理虛擬資產,要求最低資本額、高流動性、提存準備金、高標準資安及內控、月月申報各類報表,再加上認識客戶(KYC)、確認風險(KYP),若還要錄音錄影、想辦法降低客訴,一套管理下來,恐怕也是扼殺多於發展,對於一個新科技產生的商品,若用傳統金融思維去監管,就可能如同很多新創業者擔心的,會將創意與商機扼殺在搖籃裡。

另外,虛擬資產是否要當成合法投資標的,有沒有投資價值,還是要當成可支付的工具,與法定貨幣的關系如何界定,什麼標準可以上架投資,要不要限制投資人資格或投資額度?

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可能不願意被正式納入金管會監管,但若不監管,就只是經濟部公司登記下的一般行業,沒有產業發展政策,就如同地下商品般,一有負面消息,形象就可能被重創,甚至被投資人擠兌,影響平台流動性。

另一個可討論的重點,台灣要不要管理或發展虛擬資產,與台灣的區塊鏈技術可否劃上等號?若正式納管,就會有市場、有資金要進來投資嗎?就能留住高科技人才?甚至提升台灣在區域間的戰略地位嗎?

由於虛擬資產隨時都有新名詞、新技術、新話題或新商品,外界討論也常「混為一談」,比特幣、穩定幣、CBDC、NFT、ICO、STO傻傻分不清,恐需要更多的教育,讓台灣大眾先知道怎麼回事,再來討論下一步該怎麼走。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華為怎做出7奈米晶片?外媒踢爆真相:靠這2家美企設備
大驚奇!台廠這產品攻陷印度機場 謝金河曝9成店家都愛用
台股一度衝上2萬點大關 郭正亮:不是所有股民都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