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主題館/長時間徒步鐵腿 中醫教緩解痛感

●長時間步行,易傷害雙腿

●冷敷減少腫脹、熱敷放鬆肌肉

● 腿部穴位按摩改善「寸步難行」

一年一度大甲媽祖遶境活動,將於5日深夜展開,信徒長時間虔誠跟著進香隊伍徒步前行,小心對身體和雙腿造成傷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表示,每年活動結束後,各醫院會出現一波「腳痛潮」,出現小腿痠痛、膝關節不舒服、腳底及踝部疼痛等症狀,最常見足底筋膜炎發作,建議可按壓5大穴位舒緩改善。

久走後遺症 腿腳肌肉損傷

遶境的信徒往往走上數公里、甚至更長的路程,對身體是一項極大挑戰,易導致「勞損」。林舜穀說,勞損是指超過負荷使用而引起的肌肉或韌帶損傷,像大甲媽祖遶境天數,從以前四天三夜逐漸增至九天八夜,許多人一窩蜂參加宗教盛事,在沒有足夠準備和訓練下,重複的行走動作可能導致關節和肌肉的磨損,增加受傷風險。若穿上不適當的鞋子,更會加重腳底和踝部的疼痛、發炎。

足底筋膜炎是遶境期間最常見的足部問題,連接腳後跟和腳趾的組織因長時間負重走路,腳底不斷受到壓迫,導致在行走或站立時,特別感到僵硬。林舜穀指出,由於遶境的長時間走動,也容易造成腿腳肌肉損傷,包括小腿一系列筋絡、各部位的症狀有所不同,但都會影響到日常活動與運動表現。

足部操過頭 易壓力性骨折

平常沒有鍛鍊腿力的人,突然參加高強度的負重行走,容易發生足部壓力性骨折。林舜穀說,這種損傷通常不是一次性的急性外力造成,而是持續且重複的應力和壓力引起;長時間行走,足部壓力性骨折最常發生在腳掌、踝部、脛骨和腓骨,常見局部疼痛、腫脹、灼熱感和壓痛等症狀。

若要緩解遶境腳的疼痛,林舜穀建議,應適時找個地方坐下、躺下休息,讓身體放鬆並恢復,如果條件許可,考慮輕柔的按摩或泡澡,緩解肌肉緊繃疼痛。冷熱治療也是有效的方法,冷敷可減少疼痛和腫脹、熱敷有助於放鬆肌肉並促進血液循環。另外,可以按壓5穴位緩解足部疼痛、足底筋膜炎,調節身體的氣血機能。

常見腳部肌肉慢性受傷

腓腸肌:小腿後部疼痛、腫脹或緊繃,特別是在行走或奔跑時。

比目魚肌:導致踝關節附近疼痛和不穩定,影響行走或站立時的平衡。

脛神經:影響腿部和腳部的感覺和運動,導致麻木、無力或行走困難。

腓骨長肌腱和腓骨短肌腱:這些肌腱扮演穩定踝關節和支持腳部弓形結構的重要角色。若受傷會導致踝部疼痛、腫脹及行走時的不適。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暖炸!高鐵一廣播求援「這群人」秒起身 乘客回憶:眼眶紅了
清明返鄉祭祖「5種人不宜掃墓」 命理師示警:恐遭靈體入侵
小米電動車超甜售價曝光 「若台灣引進」內行揭:恐成車商地獄
貓頭鷹補眠突摔落!下秒化成液體飼主崩潰大哭 一摸氣到罵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