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鑰》聽損造成耳鳴 服藥治療效果不明顯

耳鳴可分兩大類型。亞東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張智銘表示,耳鳴可分為「搏動性」以及「非搏動性」耳鳴兩種。通常「非搏動性」只有患者自己聽的到。耳鳴常見原因包括有老化、工作場合吵雜、梅尼爾氏症,或者長期服用到耳毒性的藥物所致。 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張智銘表示,「搏動性」耳鳴,屬於一種他覺性耳鳴,這類耳鳴除了患者自己感受得到,外人也可靠其它儀器,如聽診器或心音描記儀聽的到。「非搏動性」耳鳴則是屬於一種是自覺性耳鳴,如同耳內聽到像蟬叫般的聲音,只有自己能感受得到,常見因聽覺器官受損所導致。 耳鳴常見因聽力損失所造成,像是年紀的的老年人,在50、60歲後聽覺系統的退化。或長期在吵雜的環境工作,如軍人需要打靶的環境等。還有,長期使用耳毒性的藥物,如抗生素、化療藥等。以及病症如梅尼爾氏症、中耳炎、耳中風、耳聽道內有腫瘤等,影響聽力所造成。 張醫師表示,也常見年輕患者是因為長期使用耳機,音量未控制適量,影響內耳血管機能,出現耳鳴現象。若平常經常喝酒、咖啡、茶等刺激物,容易加重神經刺激過度興奮,耳鳴症狀也容易加重。 張智銘表示,治療耳鳴臨床上通常會先詢問患者病史,配合理學檢查、內視鏡儀器,確認耳膜活動力,是否有發炎,以及是否有腦神經病變所造成等因素鑑別。藥物使用上,也建議應愈早介入治療,效果較好。 張智銘指出,病史因素確認像是長期發生中耳炎,容易產生細菌、毒素,也會影響聽力。若是有血管異常,用聽診器可聽到血亂流,產聲雜音、感覺的到患者耳鳴的現象。耳鳴患者除了有耳鳴現象,聽力也較差,常有耳脹感、耳塞感、耳朵痛,頭暈,甚至分泌組織液。 張醫師表示,患者若是屬於聽損造成的耳鳴,服用藥物效果較不明顯,屬於突發性暫時的聽力損傷,像是急性耳中風,則可配合用高劑量的類固醇。 在聽神經還未完全受損前,先行藥物控制,通常愈早用藥,效果愈好。處方藥劑量也會隨時間逐步減少;通常使用2周症狀就可以有所改善;這類藥物適用於病毒感染,或耳末梢血管塞住所造成的耳鳴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