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換黃埔精神 賴清德洗腦國軍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在陸軍官校百年校慶的典禮上,賴清德首次以三軍統帥身分校閱部隊並發表重要談話,他先故作大方地承認黃埔建軍係根源於大陸的歷史事實,再就國共內戰後國府遷台且陸官在鳳山復校的時代變局,將中華民國的實質內涵進行一種時空轉移的概念偷換與重置,而其目的就是繼續強化後蔡英文時代的「新兩國論」。

或許有人認為,賴清德的講詞追溯陸官建校的歷史根源,明顯有別於蔡前總統過往不顧史實的作法,其著眼點就是為了彌補前朝對於中華民國國史的斷根式論述,並藉此向對岸釋出善意。事實上,這是一廂情願的天真想法,卻也反證出賴總統虛矯偽善、蠱惑人心的高明手法。

當初黃埔建軍的革命宗旨不就在於掃蕩軍閥、抵禦外強,完成國家統一的目的嗎?然而主張台獨的賴總統卻希望藉由徹底台灣化的中華民國,來重建一支分裂國土,對抗統一的鳳山新軍,所謂「黃埔精神」豈容繼續存續?

細究賴總統的演講內容,他運用巧思心計,將捍衛國家主權獨立、追求中國統一的國民革命軍,轉化為只須認同「中華民國(在台灣)」這塊招牌的鐵血禁軍,而刻意忽略當前《中華民國憲法》的主權概念仍及於整個中國的法理基礎。說穿了,賴的私心就是要洗腦這群未來國軍領導幹部誓死效忠台獨,為台獨而戰,為台獨而亡。

賴總統不論是就職演說、接受《時代雜誌》專訪或這次陸官校慶演說,均再三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可見這已成為他牢不可破的核心思維與治國理念。然而,也因為他的頑固堅如磐石,再度讓兩岸劍拔弩張。

「新兩國論」與1999年李登輝前總統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所提出之「兩國論」存在不小的落差。儘管具「獨台」思想的李登輝著力彰顯獨立自主的台灣意識,但在其創設的「國家統一委員會」與發布《國家統一綱領》的組織與政策框架下,多少會讓外界聯想所謂的「兩國論」可能是另一種追求統一的「兩德模式」。

然而到了蔡英文與賴清德所提的「新兩國論」,除歷經陳水扁時代廢除國統會、終止《國統綱領》與主張「一邊一國」論後,已不再提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卻強調彼此是「互不隸屬」的事實,這不就說明未來兩岸從此分道揚鑣,各成一國?

賴清德在陸官校慶的演講已再次證明他就是要借中華民國的殼,上台灣獨立的市,這樣赤裸裸的一再表白能不加劇兩岸的對立衝突嗎?也不免讓人民懷疑,到底賴清德是不是豁出去了,要讓台灣成為第二個烏克蘭?(作者為台灣對外關係研究暨發展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