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台灣原住民複音歌謠 杵音文化藝術團登文總《匠人魂》

台灣原住民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及傳統,在部落生活中,凡舉農耕、生活、祭典都有相對應的歌謠,傳唱著部落的生活樣貌、古老智慧及歷史。文總今(5)日推出最新一集《匠人魂》,介紹位於台東阿美族馬蘭部落的獨特歌謠文化—「馬蘭Macacadaay複音」,並跟杵音文化藝術團團長,共同見證複音吟唱的文化及傳承。

為紀錄台灣百工百業豐沛能量、紀錄匠人一生懸命的精神,文總自2017年起拍攝《匠人魂》系列影片,走訪全國各地,在文化部支持下至今已累計完成40支、觀看人次已達500萬,並獲外交部協助翻譯為8種外語版本,向世界傳遞台灣的匠人精神;匠人主題不僅有老師傅,也有新銳匠人,區域遍及全台各地,領域也從傳統工藝、文化藝術、跨足到國防軍事及體育國手,也包括了多元族群的匠人。

文總指出,位於台灣台東市區的阿美族馬蘭部落,擁有特殊的複音吟唱文化,複音吟唱由領唱者起頭,答唱者之一以高音對應,並加入其他歌者一同歌唱,不同於一般合唱模式,複音歌謠裡的「自由對位」吟唱形式,歌唱者可以不同版本的旋律各自即興、彼此應和,形成既自由又和諧的演唱樣貌,最終一同抵達歌謠的尾聲。

馬蘭複音歌謠在不同生活場域裡,有不同對應的曲目,像是祭典歌、勞作歌、咒詛歌、相思之歌及飲酒歌等,部落生活中的大小事務,皆透過歌謠皆作為傳遞下去,今年榮獲葛萊美獎的專輯《八歌浪 Pakelang》,其名稱也以馬蘭部落在婚喪喜慶後為活動劃下句點的Pakelang為靈感命名。複音歌謠不僅成為了傳統歌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展演形式,也兼具部落凝聚及傳達部落文化的意涵,並於2021年被文化部登入為重要傳統表演藝術。

為傳承部落文化,杵音文化藝術團團長高淑娟振興歌謠文化,生長於台東宜灣部落的她,家族中有致力於典章制度及歌謠傳承的公公郭英男。深受歌謠文化影響的高淑娟提到,「我在馬蘭部落生兒育女,部落也滋養了我們,部落的文化也充實我的生命。」仰望前人耕耘文化的身影,她1997年起在丈夫郭子雄的支持下,正式成立杵音文化藝術團,該團也在2021年被列入文化部的「人間國寶」。

文總表示,匠人魂「馬蘭Macacadaay複音」感謝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部、外交部、中華電信、彰化銀行、杵音文化藝術團的支持與協助。影片即日起可於文化總會的facebook專頁等社群平台、YouTube頻道觀賞。

致力於複音傳習的杵音文化藝術團,2021年登錄為重要傳統表演藝術。(文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