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山林智慧 土坂VUSAM實小傳統家屋落成

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東部排灣族傳統家屋」揭牌啟用。
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東部排灣族傳統家屋」揭牌啟用。
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東部排灣族傳統家屋」揭牌啟用。
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東部排灣族傳統家屋」揭牌啟用。
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學童吟唱古謠,為家屋獻上祝福。
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學童吟唱古謠,為家屋獻上祝福。
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東部排灣族傳統家屋」啟用儀式來賓合影。
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東部排灣族傳統家屋」啟用儀式來賓合影。

臺東縣達仁鄉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以排灣族文化為主體,設計跨領域的文化本位教材,推動語言復振與文化傳承,今年透過國教署「營造原住民族文化學習場域計畫」,在校園搭建東部排灣族傳統家屋,落成啟用,盼營造傳統文化情境,傳承老祖先的山林智慧。

 

「我們的整個房子裡面,會講話。」參考文獻、老照片,並向專家學者請益,土坂VUSAM小學「東部排灣族傳統家屋」,就地取材,以石頭、茅草搭建,並還原傳統室內葬空間,無論建材、格局都蘊含祖先的山林智慧。

 

排灣族文史工作者拉夫琅斯.卡拉雲漾說,傳統家屋每個格局、結構都有其文化意義,「例如老人家都是在天窗底下,因為他們每天綁繩子、算日子」,屋頂的茅草如何選擇也影響使用壽命,而用來擺放陶甕、竹編、食物的架子也都不同,「其實家屋要學習的東西是蠻多的,讓孩子們能夠重新追溯,知道我們過去生活的情形。」

 

透過國教署「營造原住民族文化學習場域計畫」,土坂VUSAM小學在校園搭建東部排灣族傳統家屋,邀請土坂部落三家頭目、耆老參與啟用儀式,為家屋祈福,學童們也獻唱古謠為家屋獻上祝福。

 

校長顏正一表示,排灣族具有「家屋社會」特性,而VUSAM有種子、長嗣等意思,長嗣繼承家屋及家名,於是決定在校園復刻傳統家屋,過程中獲得企業、學界支持,也讓部落相關人才能夠參與,使家屋不只是「看起來傳統的建築」,而是充滿靈魂與精神的文化意象,除了作為學習情境,也將進一步開發家屋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