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減碳抗暖的責任 凝聚新世代青年力

COP28,氣候高峰會議,慈濟也有五位青年代表參加,以他們的生活經驗,以及看見慈濟志工如何在生活中落實環保和蔬食,論述減緩氣候變遷,年輕人應該要更積極面對,尤其在會場,已經都可以看到用回收再製的用品和衣服,深感一起同行的人,是越來越多。

慈濟青年代表 與 志工:「這些背心,是由回收的寶特瓶製成的是嗎?是的,是的。這真是非常有趣。你會看到這是主要的看點之一,在第28屆氣候峰會中,像我們這些志工,我們都穿著這樣的夾克,非常酷,實際上這些也是用寶特瓶製成的,是回收的。是的。回收的寶特瓶,我們在台灣有志工,收集所有的寶特瓶。這很棒,希望你會喜歡,非常感謝你,你們也做了一些,額外的工作去促進(回收),我認為我們一直在推動,使用回收材料,一直在這樣做,然後要說 看到這,在這裡能夠實現,真的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來自英國、美國、澳洲的三位慈濟青年代表,參加第28屆氣候峰會。第一次代表慈濟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座談會分享慈濟故事。

慈濟英國青年志工 吳佳倫:「我大概6歲的時候就認識慈濟了,在2017年我受證成為慈濟委員,我藉此機會 繼續我的醫學院學業,這12年我在英國度過,很好地鞏固了我對慈濟理念的理解,以及現在我應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無論你擁有特權,或者沒有特權,我們都可以用某種方式幫助別人。」

慈濟美國青年志工 娜塔莉.賴特:「能夠親自見到其他的慈濟人真的很開心,我們一起合作很多的跨國工作,很多時候都是透過ZOOM,會議時間安排也很瘋狂,但能見到本人感覺還是不一樣。」

「我們需要更多的年輕世代,參與到決策中。」

慈濟澳洲青年志工 陳姬宇:「這真的是一個很棒的平台,來和世界各地的年輕人交流,看到他們在當地所做的事情,真的備受啟發。」

慈濟英國青年志工 吳佳倫:「我論述的內容,基於證嚴法師,對我們的教導"誠正信實",這是我們(慈濟志工)在全球,推動所有志業的行事準則,一起努力,我們可以走更遠,團隊合作我們可以走得更長久,因為生活在這個世界的每個人,都像是一家人。」

慈濟澳洲青年志工 陳姬宇:「今天下午我們抽空去了一趟綠區,真的很鼓舞人心。」

「這個是菠菜。」

慈濟澳洲青年志工 陳姬宇:「我們參觀了創新的農業,而且我還去了教育中心,還去了永續中心。」

「所以他們做了所有這些,然後會給你展示一片塑膠海洋。」

慈濟澳洲青年志工 陳姬宇:「我還了解更多,有關氣候教育的知識,這讓我作為一名教師反思,我想為我的學生準備哪些課程。」

「這是來自人類的消費消耗。」

慈濟美國青年志工 娜塔莉.賴特:「談到氣候變遷時,我們常常將科學和信仰,視為對立的概念,或者至少在西方世界,是這樣理解的,但實際上它們是交織在一起的,我認為慈濟能夠連接這兩個世界,既擁有科學專業知識,又是個以信仰為基礎的組織。」

慈濟美國青年志工 娜塔莉.賴特:「我主要專攻於,純植物性相關的政策,我將很高興分享許多,有關氣候、食物和健康,之間有共同相關的話題。」

慈濟美國青年志工 娜塔莉.賴特:「糧食是我們都吃的,我們都需要它才能生存,因此這是個,討論政策的絕佳切入點。」

主持人:「很棒的座談會,讓我們繼續討論下去。」

慈濟澳洲青年志工 陳姬宇:「我是慈濟基金會的青年代表,我致力於投入將,永續發展的教育內容,整合融入我的日常教學中,我們實際上有去當地的小學,教導孩子關於素食和氣候行動,我很榮幸有這個機會,將氣候峰會所學帶回,到我轄屬的慈濟分支聯絡點中,去鼓勵我的學生們,追求他們在氣候行動方面的目標,並思考他們可以,如何成為社區中的一員。」

主持人:「感謝各位的參與,我希望您在這場分享中,獲得了一些啟發,我絕對有受到啟發,這些年輕人真的太出色了,你們太棒了 祝你們有美好的一天。」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化石燃料未來喬不攏 氣候峰會展開延長賽
選擇吃什麼是"道德問題" 氣候變遷攸關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