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技藝復興】製鑼達人 銅鑼聲響傳三代|華視新聞雜誌
宜蘭縣 / 游凱茹 採訪/撰稿 徐森城 攝影/剪輯
在廟會活動時,常被用來炒熱氣氛的銅鑼,是傳統打擊樂器,也是北管戲曲中,不可或缺的樂器。其實各式不同大小形狀的鑼,呈現音色效果都不一樣;現代打擊樂團,像是優人神鼓、朱宗慶,都將銅鑼應用在表演曲目中。朱宗慶樂團有一首《鑼之樂》,就是專門以銅鑼為主音色、創作的曲目。全台灣有8成的銅鑼,都出自於宜蘭一家傳承三代的鐵工廠,第一代的林午師傅,從日治時期開始製鑼,他和兒子林烈旗,兩代都獲得國家薪傳獎肯定,如今第三代的林浩賢也加入,肩負傳承重任。傳統技藝復興系列報導,繼續帶您深入了解,製鑼世家,如何秉持一甲子的堅持,以手工敲打上千次,完成費力耗時的工作,讓美好工藝持續傳響下去,一起來看。
朱宗慶打擊樂團資深團員吳珮菁說:「尋聲之境,它雖然有著不同的聲音,可是當那個鑼敲下去,整個氛圍就改變了,它很自然地就帶我們到,很像是另外一個空間的感覺。」吳珮菁說:「被聲音這樣,就是震到的按摩跟舒服的感覺,而且會很容易的就讓我們,進到很內在的這種世界。」
銅鑼聲彷彿有股魔力,竄入人內心,產生共鳴,朱宗慶打擊樂團作曲家洪千惠說:「《鑼之樂》聽起來很特別的地方,是它用鑼來唱歌,這件事情是比較難得的,因為一般的鑼就是當作一個點,或者是當作一個氛圍感。」從傳統戲曲中配角 位置 , 躍升 成打擊樂裡的主角, 這首《鑼之樂》 是朱宗慶樂團,為銅鑼量身打造的曲子。
洪千惠說:「我裡面用了大概有,沒有70到80面也有50到60面的鑼,譬如說把它放水裡面,它會發出高低音頻的不同,譬如說倒下來,然後敲奏它,用棒子敲、用手敲,就用各式音色去展現它的可能性。」除了大小鑼,還應用了泰來鑼、雲鑼子弟鑼等等,這當中25音鑼讓音域更加廣泛,敲出宛如鋼琴般好聽旋律,樂團挑戰創新演出,背後的支撐力是精湛的工藝。
吳珮菁說:「一開始也沒有特別知道說,我們敲的樂器是從哪裡來的,後來呢,我們就是有一個聲波鑼,非常地好聽,我們才知道說,原來那是林午鐵工廠的鑼。」
震耳欲聾的敲擊聲,迴盪在宜蘭這家鐵工廠,正拿著鐵鎚敲打的,是71歲製鑼師傅林烈旗。製鑼師傅林烈旗說:「這個祕訣就是說,不能都敲中間,旁邊也要敲,旁邊要先延展,才可以敲裡面。」製鑼的第一步,中心點要敲出完美半圓形的鑼臍,不僅林烈旗自己得反覆敲打,還需要另一個人幫忙,拿大鐵鎚加壓,這番費力工作,就由兒子林浩賢負責。
記者游凱茹VS.製鑼師傅林烈旗說:「機器它的大小力,跟人在調整那個大力小力,比較不那麼標準,我爸以前就用手工,我也是堅持用手工,(你不會覺得這樣很慢嗎),慢沒辦法,要東西好就是必須這樣。」
鑼臍成形後接著敲鑼面,需要多人分工合作,林烈旗換手,交給哥哥林烈輝跟兒子繼續。製鑼師傅林烈輝說:「密集把它打得硬,它這個銅就會比較硬,比較密集比較有聲音,你如果整塊銅板來,按照這樣下去做這樣焊接,就沒那個聲音,聲音就不會好。」好銅鑼要歷經千錘百鍊,這是林家製鑼,超過一甲子的堅持。
1947年林烈旗的父親林午,創立鐵工廠,當年有位北管樂師要修鐵鑼,對鑼完全沒概念的林午,硬著頭皮摸索,結果出乎預料 地 好,林烈輝說:「我爸就是從鐵鑼開始做,再做銅的,一直研究起來。」
林烈輝說:「美軍在我們這裡,顧問團的時候,在宜蘭,一面鑼才賣2千多元而已,那時候錢很大,我們銅鑼還要刻花,刻一個梅花。美國人來這裡做2到3年的兵要回去,他跟我們買,這個在美國沒有,看我們這個很有趣,他才買一面回去,給他們故鄉的小孩玩,慢慢的這個古樂,南管、北管比較有小孩子在學,在那個時代比較多人學,人就多就學,就慢慢地開始賣。」
銅鑼一鳴驚人,就此成了店裡招牌,因為生意好到忙不過來,包括林烈旗林烈輝在內,林家5位兄弟都要學著製鑼。林烈旗說:「打這片它的彎度要像這樣,就是要不斷地從這裡打,差不多要打3個鐘頭,差不多3千個大鎚。」
製鑼過程,長條型銅片要變得彎曲有弧度,上千次鍛鎚一下都不能少,父親林午交棒給下一代的,工藝與信念十分嚴謹。林烈旗說:「拿大鎚子的時候,你如果沒注意手會敲到腳敲到,他(爸爸)就會喊你,喊得讓你有精神一點。」
林烈輝說:「我爸說鑼是要做信用,不要說隨便錢拿來就賣給人家,應該是這個鑼如果不好,不要賣給人家,我們做信用的,林午鐵工廠做的銅鑼很可取。」敲打銅鑼是體力活,也考驗相互之間的默契,鑼邊要成圓,大鐵鎚敲鉗子固定掌控形狀,必須三人合作一個都不能少。
林烈旗說:「有的人是比較簡單沒有用打的,把材料剪彎彎接起來,但是這樣做就是會影響到聲音。」
製鑼師傅林浩賢說:「像這幾把就是我們製鑼,常用的幾把鐵鎚,有大至小的各有各的作用。這個的話就比較特殊,這個它是平面的,焊完的時候要把焊接的地方踏平,像這把也是,這把鐵鎚,看就知道它跟肚臍的形狀相似,就是我們肚臍敲完之後,會用這個再做一下修飾。」
過程中該用哪些鐵鎚,第三代傳人林浩賢瞭若指掌,林浩賢說:「小時候(工廠)都沒什麼休息,就是固定休禮拜日,可是禮拜日還是會有客人來,修理鑼買新的鑼,那個印象就是,一天到晚都是敲打的聲音。」
林浩賢從小體格壯碩,國小6年級時,就能拿起10磅大鐵鎚,跟著父親伯父們敲打製鑼,隨著年紀增長,也燃起對這份工藝的使命感。林浩賢說:「一直到大學畢業回來,就看爸爸一個人還是很努力在做,很堅持這樣。」
林烈旗說:「我感覺是他跟我一樣,是一個使命,父親傳下來的,你要去接什麼要去接什麼,誰就要去做什麼。」
製鑼的最後步驟,要把鑼面和鑼邊結合,縱使林浩賢從小耳濡目染,焊接仍成為他的魔王關卡。林浩賢說:「曾經試著下去焊一面鑼,焊一個早上焊不完,後來他就說奇怪,我焊一面鑼可能2個小時就好了,或是1多小時,1個半小時就好了,他就在後面一直看,我就一直焊一直破洞,一直焊一直破洞,我就一直在補那些破洞。」
醫學院畢業的林浩賢,因為父親的這番話,讓他棄醫製鑼,林烈旗說:「你如果要找,全省可以找到幾萬個教授,你如果要找做銅鑼的老師,就剩我一個。」林浩賢說:「他是覺得這個技術很珍貴,要傳下去。」
游凱茹說:「拿不起鐵鎚做大銅鑼,我們來DIY做小銅鑼,現在我們來請浩賢,教我們DIY做小銅鑼帶回家。」製鑼師傅林浩賢VS.記者游凱茹:「(浩賢我們現在要怎麼做),這裡有2個模具,把它鑼的面的形狀沖出來,之後另外一個模具,再把它的邊修出來,這樣就完成。」
銅片放進模具,拿起鐵鎚奮力敲,製鑼師傅的日常,就是如此辛勞。迷你版小銅鑼,雖然敲不出聲波,但民眾藉由體驗製作過程,拉近和傳統工藝間距離。林浩賢說:「我就給爸爸這個想法,就說其實你可以讓人家進來工廠做,就我想要人家走進來,鑼是怎麼製作,為什麼要使用鑼,它的珍貴處是在什麼地方。」
林浩賢為鐵工廠注入新活力,讓林家製鑼工藝得以更上層樓,聽聲辨位是製鑼師傅的基本功,雖然林烈旗因為長年製鑼敲打,職業傷害導致重聽,但調音卻絲毫不差。
林烈旗說:「之前的音跟前面的音,和現在的音比較,哪一個比較好,大腦馬上去思考後,不對調回來,如果對,就再進一步這樣調上去,調音是這樣調。」
一般寺廟陣頭,鑼聲悠長響亮就能達標,林家製造的另一個亮點,是能調出會唱歌的鑼,林浩賢說:「數字1是Do,然後往上的話,它是越高音鑼會越小,往下的話是越低音,鑼會越來越大,它的誤差值在零點零幾而已。」
借助現代調音器,林浩賢從父親製作16音,發揚光大進階到49音鑼,幾乎所有樂曲都能演奏,這也讓林家銅鑼,獲得朱宗慶、優人神鼓等知名樂團青睞。記者游凱茹VS.製鑼師傅林烈旗說:「這樣心理感受說,銅鑼能夠玩到這種地步,把那個聲音表達得淋漓盡致,實在佩服,(他們也很佩服你的技藝),我佩服他。」
從林午起家再到林烈旗,製鑼兩代都獲國家薪傳獎肯定,第三代的林浩賢,要讓好名聲持續傳響。林浩賢說:「這個技術應該是說得來不易。」林烈旗說:「我爸爸也跟我說過,這個行業雖然是近黃昏,他要繼續下去,我也要繼續做下去,我希望我兒子也繼續做下去。」林浩賢說:「能做就一直做吧。」
老師傅堅守初心,新世代承襲匠師風範,齊心肩負,奏響製作銅鑼的,傳統技藝復興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