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是什麼?會傳染嗎?傷寒本土病例現蹤 避免傷寒確診必看懶人包

傷寒是什麼,你知道嗎?疾管署今(20)日公布今(2024)年首例本土傷寒病例,一名北部20多歲女性,2月2日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就醫,16日檢出傷寒桿菌確診,目前住院治療中,詳細感染源仍在疫調中,呼籲大家注意飲食與手部衛生。那麼傷寒是什麼?傷寒跟副傷寒一樣嗎?傷寒及副傷寒又該如何預防?Yahoo奇摩顧健康帶你認識。

相關新聞》北部20多歲女染本土傷寒今年首例 發病前曾至北部漁港生食海鮮

感染傷寒時,可能出現發燒、頭痛、便祕等症狀,即使無症狀,一樣有傳染他人的風險。(示意圖/Getty Images)
感染傷寒時,可能出現發燒、頭痛、便祕等症狀,即使無症狀,一樣有傳染他人的風險。(示意圖/Getty Images)

傷寒及副傷寒是什麼?

傷寒及副傷寒同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兩者都是細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不過病原菌有所不同,傷寒的病原菌為傷寒桿菌,副傷寒的主要病原菌則為副傷寒桿菌。

雖然傷寒及副傷寒在世界各地都有病例,但因為傳染方式和衛生習慣、環境清潔、處理食物的衛生程序等息息相關,已開發國家的病例數相對少,開發中國家較為常見,尤其是自來水不普及或是環境衛生較差的地區。

傷寒及副傷寒症狀有哪些?

疾管署點出,傷寒潛伏期通常8~14天,副傷寒潛伏期約1~10天,隨著感染病菌多寡不同,潛伏期的長短也會有所變化。

症狀方面,傷寒症狀包括持續性發燒、頭痛、不適、厭食、腹痛、相對性心律減慢、脾臟腫大、身軀出現紅疹、咳嗽、便祕或腹瀉、淋巴腫大等,倘若患者傷寒末期沒有接受治療,可能會造成小腸出血或穿孔。副傷寒的症狀和傷寒類似,不過症狀普遍較輕,死亡率也較低。

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醫療副主任柳朋馳補充,感染傷寒後,有些患者可能症狀輕微,有些患者甚至可能沒有症狀;但就算症狀不明顯,依舊有傳染他人的風險,呼籲民眾發現自己有傷寒相關症狀時,就要積極就醫檢查,以免成為傷寒的慢性帶菌者。

傷寒及副傷寒會傳染嗎?要隔離治療嗎?

傷寒及副傷寒是常見的腸胃道傳染疾病,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監事暨中區會長吳麗鴻分享,引起傷寒及副傷寒的細菌,會隨著患者的糞便與尿液排出體外,進而污染食物和飲水,其他不知情的人在吃下這些沒有煮熟的受污染食物或喝下不乾淨的水源後,便有可能被感染,其中貝殼類海產(例如生蠔)、水果、蔬菜、未經消毒處理的奶類及其製品,特別容易受到污染。

值得注意的是,疾管署提醒,帶菌者在處理食物的過程中,同樣有機率污染食品;另外蒼蠅也是傷寒及副傷寒的傳播媒介之一,平時環境衛生務必留意。

至於傷寒及副傷寒病例是否要隔離治療,會視情況而定。如果病患能夠維持良好衛生,並避免排泄物污染環境,就不一定要強制隔離治療;但若患者無法做好個人衛生,有污染環境、傳染他人的疑慮,主管機關得按傳染病防治法第44條第45條,要求患者隔離治療。治療傷寒及副傷寒時,醫師會使用抗生素,患者若合併有膽結石,另須考慮在抗生素療程結束後,進行膽囊切除手術。

傷寒及副傷寒確診該怎麼消毒?

依據疾管署指引,患者應確實落實環境整潔,完成清潔、消毒工作後,用肥皂或洗手乳徹底洗手,要是環境檢體為陽性,須重新消毒並採檢,直到轉陰為止。而污染物與環境的消毒方式,可分為以下三點:

  • 室內地面、環境表面:戴上口罩、手套,將可以看到的垃圾撿乾淨,並以0.1%~0.5%的漂白水消毒地面、門把、床沿、電燈開關、樓梯把手等常接觸的區域。

  • 濺落之分泌物和排泄物:戴上口罩、手套,將0.5%漂白水小心輕灑在嘔吐物、排泄物上,並用拋棄式紙巾、抹布或舊報紙清除濺落的分泌物、排泄物,最後用0.1%~0.5%的漂白水由內向外擦拭,過了30分鐘後再以清水擦拭乾淨。

  • 廁所:假設病患使用沖水式馬桶,直接排放下水道即可;若沒有沖水式馬桶,應將排泄物倒入酚類消毒劑或家用漂白水原液,靜置10分鐘後再沖掉。廁所門把、水龍頭開關、馬桶座、沖水握把,則可用0.1%~0.5%的漂白水噴灑、擦拭。

傷寒及副傷寒如何預防?

疾管署指出,想要預防傷寒及副傷寒,一定要留意以下六點:

  • 接觸食物前、上完廁所、幫忙換尿布或處理排泄物後,均應正確使用肥皂洗淨雙手。

  • 飲用水一定要加氯消毒,或是煮沸處理,不要直接飲用生水。

  • 盡量避開生食,甲殼類海鮮建議蒸煮10分鐘以上再食用。非即食食物應冷藏保存,沙拉、冷盤保存尤其要謹慎。

  • 經常清除垃圾、廁所加裝紗窗,防止蒼蠅孳生。

  • 廁所內應有充分的衛生紙,避免糞便污染手部;最好使用沖水式馬桶,糞便應排入污水系統。

  • 萬一家中有患者不幸感染,對方曾使用的廁所、受排泄物污染的場所,應妥善清潔、消毒。

傷寒疫苗哪些人建議接種?

假若旅客預計前往傷寒感染風險比較高的地區,像是南亞、東南亞、非洲、中南美洲、加勒比海群島;或是為了探親、志工活動,計畫到非一般觀光區,或者相對偏僻、衛生條件較差的小型都市與村落,建議在出國前到旅遊醫學門診向醫師諮詢,評估是否施打傷寒疫苗。

接種傷寒疫苗約14天後,會產生保護力,可以維持2~3年,若是持續暴露在高風險環境,最好每3年追加一劑傷寒疫苗。接種傷寒疫苗後,千萬不能掉以輕心,還是要注意日常飲食衛生、保持良好習慣。

特別提醒,未滿2歲的嬰幼兒、對疫苗成分過敏者,不可以施打傷寒疫苗;免疫力不全患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者、孕婦、正處於高燒或罹患嚴重慢性疾病者,保險起見,應先諮詢醫師,再決定要不要接種傷寒疫苗。

接種傷寒疫苗後,注射部位可能會出現紅、腫、疼痛等局部反應,少數人會有發燒、倦怠、頭痛、關節痛、肌肉痛、噁心、腹痛等副作用,極少數人可能還會出現搔癢、疹子、蕁麻疹等過敏反應,如有相關情況,就醫時請告知醫師疫苗接種史。

撰稿記者:吳怡萱

核稿編輯:廖梓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