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我城》 香港名作家西西85歲辭世

香港重量級作家西西辭世,享年85歲。(翻攝自「素葉工作坊」臉書)
香港重量級作家西西辭世,享年85歲。(翻攝自「素葉工作坊」臉書)

香港重量級作家西西今(18)日上午8時15分因心臟衰竭辭世,享年85歲。創作力豐沛、風格多樣的西西,寫作領域橫跨小說、詩、散文、影評、書評、劇本等,題材縱橫古今,代表作包括《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我城》等。

西西過世的消息透過「素葉工作坊」臉書發布:「西西今晨八時十五分因心臟衰竭,在醫院安詳離世,家人、何福仁、梁滇瑛陪伴在側。西西一生,精彩丶愉快,並且有益,有意義。我們都會懷念她。」

西西原名張彥,廣東中山人,1937年生於上海,1950年隨家人移居香港,香港教育大學前身葛量洪教育學院畢業後,在小學任教,1979年因學生人數減少選擇提早退休。至於寫作生涯則從中學時期起,一直持續到生命尾聲,長達70年。今年除了在台灣出版長篇小說《欽天監》,也在香港出版小說集《石頭與桃花》和電影文集《西西看電影(上)》與繪本詩集《動物嘉年華》。

中學開始寫作的西西,筆名包括藍子、皇冠、藍馬店、倫士等,1962年起多使用「西西」。她在台灣洪範出版的《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代序〈造房子〉一文中透露筆名的來由:「…『西』就是一個穿著裙子的女孩子兩隻腳站在地上的一個四方格子裡。如果把兩個西字放在一起,就變成電影菲林的兩格,成為簡單的動畫,一個穿裙子的女孩子在地面上玩跳飛機的遊戲,從第一個格子跳到第二個格子,跳跳,跳跳,跳格子。把字寫在稿紙上,其實也是一種跳飛機的遊戲,從這個格子開始跳下去,一個又一個格子,跳跳跳,跳下去,不同的是,兒童的遊戲跳飛機用的是腳,寫稿用手。爬格子是痛苦的,跳格子是快樂的。」

1960年代起,西西在報章雜誌發表各類作品,內容從童話、電影、音樂到足球,寫過《黛綠年華》(秦劍導演,1967 年)和《窗》(龍剛導演,1968年)等電影劇本。她曾擔任《中國學生周報‧詩之頁》編輯,1975年與何福仁、適然、也斯、吳煦和舒明等創辦《大姆指周報》並任編輯;1978年與許迪鏘、何福仁、鍾玲玲和康夫等成立素葉出版社,出版「素葉文學叢書」,後來出版《素葉文學》雜誌並擔任編輯。

西西作品《我城》(左起)《石磬》《哨鹿》與《欽天監》。
西西作品《我城》(左起)《石磬》《哨鹿》與《欽天監》。

 

1966年,西西第一本小說《東城故事》出版。1974至75年間,西西以香港為背景的小說《我城》在報刊連載,並於1979年由素葉出版社出版,之後素葉陸續出版她的詩集《石磬》、長篇小說《哨鹿》、短篇小說集《春望》等。儘管西西早已嶄露頭角,但在香港仍僅限愛好藝文的小眾人士知道。

1983年台灣聯合報副刊轉刊西西小說〈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並獲聯合報第八屆小說獎之聯副短篇小說推薦獎,備受好評,隔年《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小說集由洪範出版社出版,使她與台灣結下不解之緣,也從此打開知名度。

80年代末,西西發現罹患乳癌,後來將治療過程寫成《哀悼乳房》一書,但因放射線治療產生的後遺症,導致右手逐漸喪失功能,開始以左手寫作。在《白髮阿娥及其他》一書的序文中,西西寫到「右手也有好處,比如說要抽血了,就由它擔當,因為它不再怕疼。...進入左撇子時代,仍能出書,特別值得高興...」為了復健,西西以手工藝練習使用雙手,親自製作微型屋和熊偶等,並推出散文與照片搭配的《縫熊志》。

儘管病痛纏身,西西始終樂觀以對,持續創作,撰寫最新長篇歷史小說《欽天監》期間還經歷眼疾中斷4、5個月,耗時5年完成。備受華人文壇敬重的西西,總能以童趣幽默、奇想新意打開心靈視野。

西西好友、作家何福仁在《作家西西在香港逾70年寫作生涯簡錄》中指出,西西接受中國媒體「活字文化」訪問時,「問她回望過去,可有最欣慰與最後悔的事?她答:『欣慰的事很多,早年認識一群電影發燒友,看過許多好電影。此外,和朋友合辦素葉出版社,志同道合,有趣又有意思。我又和朋友去過許多想去的地方。我對一生無悔,無愧於我的父母、我成長的地方。真要找,可能是年輕時沒有好好鍛鍊身體。現在每一天量度血壓、血糖,都正常,就是美好欣慰的一天。』」

【點擊看完整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