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資源配置 集聚高端要素

旺報【資料來源:中山日報(徐世球、譚華健)】 9月14日,以「活力灣區 魅力中山」為主題的2018年中山市推介會召開。外國駐穗領事館官員,中國歐盟商會、瑞士商會、德國商會,愛爾蘭投發局、香港貿發局,CBRE世邦魏理仕、微軟(中國)有限公司、株式會社三菱UFJ銀行等世界500強企業,廣東長虹、木林森、中山市康方生物醫藥等來自中山有關部門及企業代表,共計300多人將見證這一盛事。 這是一場與眾不同的推介會。俗話說,「金九銀十」。在這美好的季節裡,中山市於9月4日到深圳召開推介會;9月6日,深中通道橋樑工程主墩樁基開鑽;接著9月7日,中山市在廣州召開了本月第二場推介會。9月14日,「活力灣區 魅力中山」2018年中山市推介會舉行。 專家認為,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深中通道對於中山的意義進一步突顯,中山正彰顯新優勢,緊盯全球高端要素,並圍繞高端要素進行資源配置。 深中通道助推深中同城 9月6日,深中通道打下橋樑的第一樁,標誌著深中通道橋樑工程建設進入全面實施階段。「一橋飛架東西,深中同城」可期。 中山市商務局局長林偉強在深圳、廣州兩場推介會上介紹,中山是一座「最通達」的城市,對外交通上,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讓中山通江達海、連通世界。航空方面,90公里半徑內一共有5大機場。鐵路方面,廣珠城際軌道中山站已接入大陸國家高鐵網,可直達30多個大中城市。公路方面,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均在60分鐘交通圈內,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橋作為連接香港、澳門和珠江東西岸兩大經濟圈的直連通道,同時也是連接前海、南沙、橫琴三大自貿區的交通紐帶。 中山市委黨校經濟學副教授占足平認為,從廣州市區到順德的最近距離有40多公里,促成廣佛同城最直接的是兩地地鐵的互通,對照這個,深中通道全長24公里,算上中山與深圳的接駁路程,從中山市區到深圳市區也不過四五十公里,一旦通車,深中可謂名副其實的同城。 香港、深圳企業外移,自然先考慮距離最近的城市,東莞、惠州、中山甚至江門都是待選城市,而一旦深中「通道」,中山就會後來居上,搶占承接深圳、香港等灣區城市優勢產業的先機。 林偉強介紹,近年來,一批重大專案加速向中山轉移,突出表現在三個「越來越多」。一是在中山發展的「巨無霸」項目越來越多。特別是投資5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比亞迪智慧型終端製造專案(未來總投資120億元)、80億元的哈工大機器人等一批相繼落戶,形成中山最靚麗的「風景線」。二是中山的上市企業越來越多。三是在中山創業企業越來越多。 打造總部經濟新高地 承載著中山市經濟高品質發展使命的中山總部經濟區(石岐片區)於今年8月3日正式動工。 推介會上,石岐區黨工委書記黃桂光介紹,中山總部經濟區總規畫面積為3平方公里,分為石岐區片區、東區片區、北岸片區,沿岐江河兩岸分布,將按照統一規畫、分步實施的策略逐步推進,目前石岐區片區已進入建設階段。 中山總部經濟區(石岐片區)有豐富的自然山水資源、深厚的城市人文特色和便利的城市交通,一公里範圍內擁有兩個大的綜合交通樞紐中山北站和中山站,環珠三角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深中通道連接線等對外交通,區域優勢十分明顯,中山總部經濟區(石岐片區)總規畫面積1.1平方公里,總建築面積約400萬平方米,規畫建設超高層樓宇有12座,最高建築控高500米,將成為中山城市發展的新地標,配套工程已於2018年8月3日正式動工。 產業、地理位置占優勢 在2018年中山市投資環境推介會上,普華永道諮詢(深圳)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稅務和商務諮詢總監李志雲發表了題為《中山的發展與思考》的演講。 李志雲說:「大灣區有9個內地城市,此次調研做了橫向比較。」李志雲說,從地理位置條件看,中山在大灣區的中心點。從產業布局條件看,中山的燈飾、光電、五金製品、家電電子產業是中山傳統優勢產業,還有裝備製造、新一代資訊技術、健康產業等新興產業發展迅速。健康醫藥產業,中山已經集中了藥廠、醫療設備的製造商。在先進裝備製造業方面,中山有大陸第一的民營風電企業,包括上下游的風電產業鏈條,先進製造業發展勢頭很不錯。 李志雲說,總體上看,中山目前產業分工明細、發展比較平衡,傳統產業有明顯優勢,部分新興產業發展迅速。他建議,中山有醫療和藥廠資源,也有優美的環境,優美環境加上現有醫療資源,在某一區或者整個中山,打造高端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