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遊世界何必等伴 一個人的旅行正流行

「享受一個人的旅行」聽起來既率性又浪漫!但單獨旅遊對很多人來說不是簡單的事,其中「害怕孤獨」是最難克服的障礙。

整理/蔡佳敏 (中央社編譯)

電影《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中,茱莉亞羅勃茲以美食、宗教、愛情來探索生命真諦,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旅行風氣確實正在流行,但背後理由卻實際得多。

探索世界不必等別人 一個人上路不用怕錯過

儘管沒有什麼比得上雙人浪漫行、家庭旅遊或和死黨一起繞著地球跑,不過有愈來愈多人選擇一個人勇闖世界。Travel Leaders Group執行長查可(Ninan Chacko)表示,這是因為許多人不願意因為找不到旅伴而放棄假期,乾脆自己出遊。

旅遊業者Wild Frontiers經理羅斯(Andrea Ross)也說,他們接觸的客戶中,有人是因為朋友結了婚不能同行,有人是自己另一半寧願宅在家懶得出門,使得他們索性大膽單獨闖天涯。

Solo Traveler問卷調查顯示,「我希望進一步探索世界,不想浪費時間等待別人」是最多民眾獨自出遊的原因,達58.99%;「我想按我的時間表做我想做的事」排名第二,達45.39%;「我喜歡獨立的感覺,幫助我加強自信心」排第三,達27.69%。

而網路旅行平台KLOOK針對2.1萬人的調查發現,旅人在社交平台上的旅遊照和相關分享文,很容易就在同儕間掀起旅遊狂熱,「害怕錯過」(Fear of Missing Out)的心態促使許多人擺脫恐懼、踏上旅途。

這股單獨旅遊熱潮是全球性的,根據Solo Traveler彙整數據,一個人旅行訂單占整體18%,光是2018年就成長了7%,且單獨旅遊客停留天數較其他長,平均達19天。

根據市調中心Mintel 2018年度《單獨旅遊客報告》(Solo Traveller Report),過去五年有17%成年人一個人旅行過,之中有15%是「純單人旅遊客」,亦即沒跟團全靠自己出遊。

住宿平台Agoda委託輿觀(YouGov)執行的民調顯示,全球來說,把「放鬆、自我沉澱」當作出遊第一大動力的單獨旅遊客達61%,偕伴出遊者僅達48%。

以信任推倒恐懼高牆 單獨出遊不再孤單體驗

挑戰過一個人旅遊的民眾中,有三成八會再度單獨出去玩。旅遊顧問公司Europe Express業務副總裁馬修斯(Kier Matthews)即表示,該公司的單獨旅遊客戶大多介在41到47歲之間,年收入平均達15萬美元(約新台幣461萬元),且這類客戶也多半是女性,達85%。

當然,單獨旅遊對很多人來說不是簡單的事,其中「害怕孤獨」是最難克服的障礙,其次分別是「安全考量」和「得自己安排旅程」。

KLOOK共同創辦人王志豪表示,看到民眾對單獨旅遊的渴望如此強烈,確實令人欣喜,不過也看到旅人想追求「獨處」(metime)卻畏懼「孤獨」(lonely)的矛盾。他鼓勵民眾,單獨旅遊不見得要很孤單。

確實,旅遊業者已經注意到這股單人旅遊風,有愈來愈多旅遊團、郵輪團甚至客製化行程都鼓勵單人報名。Trave lImpressions總裁魏斯曼(Scott Wiseman)就說,他們許多歐、亞、非團有許多一個人報名的成員,如此一來雖是單獨出遊,卻不用孤單體驗旅行之樂。

Elle Voyage老闆席蒙(Dawn Simone)附和說:「下定決心到外國旅遊難度不低,尤其如果少了個伴的話,跟一大群陌生人一起出遊的想法可能會讓很多人不安,但我們應該踏出舒適圈,探索團體旅遊的好處。」

最後,為什麼要單獨旅遊?2018年期間,把《紐約時報》年度「52個值得去的地方」走完一圈的潔妲.袁(Jada Yuan)說得好:「無論哪方面,至始至終都是『信任』這兩個字。信任我自己,信任人們基本的善,信任身為一名單身女性旅人,我可以保護自己,而不是用高牆把自己隔絕於一個人的旅行一方面「享受獨處」卻又得「克服孤獨」。 體驗之外。」

【延伸閱讀】

一個矽谷兩種世界 舊金山數千人以車為家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全球中央》電子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