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之路3-1】化解電力建設阻力有撇步 大亞集團董事長沈尚弘分享如何獲得「社會執照」
成立近70年的大亞集團,近年業務範圍從傳統電線電纜及漆包線跨足太陽能、儲能等領域,有志成為綠能、儲能的領航者,目前已有台南七股志光漁電共生案場(120MW)成功併網,也在關廟、歸仁等地建有儲能系統。
在成功基礎下,大亞集團旗下的智璞儲能,打算在台中市龍井打造100MW儲能案場,是台中市首座輸電級E-dReg儲能案場,預計明年第2季上線。今年7月16日也順利與永豐等8家聯貸銀行舉行簽約記者會,聯貸金額共39.2億元。
智璞儲能台中龍井儲能場能順利動工是很幸運的,在此之前,2023年初曾發生三地能源高雄牛潮埔170MW儲能場,即便已風光舉行授信簽約儀式,也宣稱採用最新、最安全的設備及技術,但仍遭遇鳳山鎮北里里民抗爭,最終只能作罷,再另覓新址。
大亞集團董事長沈尚弘在接受《太報》專訪時表示,對業者而言,都是依政府法規去選擇合適、可做為儲能使用的場地,但最終能否成功設置,除了合乎法令規定,關鍵還是在能否取得「社會執照」。
所謂「社會執照」就是指除了政府法規外,是否有哪些議題是法令未考慮到,但由居民、NGO、社會團體提出來。
另外,大亞電通事業群總經理莊博貴也分享,大亞在開發各個案場時,都會先找到當地意見領袖,在反對議題浮出檯面之前就先解決,該有的敦親睦鄰與地方回饋都會先談妥;最後才是召開地方說明會,屆時里民鄉親與會時,因已通盤了解開發案、顧慮也已解決,大多都會同意開發。簡言之,「你不要都沒有準備,就去開地方說明會。」莊博貴說。
協同能源副董事長劉志鵬則表示,除了最基本的合乎法規,以及事先溝通可能反對議題之外,業者應在系統設計部分嚴肅考量,提供良好操作環境。通常居民最在意安全問題,擔心會失火,因此會主動先和居民說明建置儲能的技術,會有哪些安全考量,讓居民放心。
不過,沈尚弘坦言,有關「社會執照」的議題,有可能是公益的,也可能是私益,如果是公益的,提出來就可望各退一步解決,但若是私益,恐怕就沒那麼順利。
沈尚弘也拋出議題,電源開發投資案無法取得「社會執照」的原因,究竟是法規訂得不符合居民需求,還是另有其他議題,是值得探討的事情。
舉例來說,過去曾發生漁電共生案場,因變壓器發出低沉共鳴聲,因最初選址時未考慮到,進而影響居民,之後能源署便修法要求漁電共生設施需距離民宅一定距離,透過滾動檢討讓法規更完善。
但是,除了法規以外,還有沒有其他議題以致無法取得「社會執照」,這是比較有趣的。沈尚弘表示,若是公益議題,大亞基於與員工、客戶、供應商、社會「共存共榮」的經營理念,多秉持同理心與社會溝通,而且是盡可能事先收集問題,盡量預先溝通。
例如大亞之前在七股建志光電廠時,事先預料環團可能會關心黑面琵鷺棲息地、也可能是紅樹林保育,可能是對居民交通產生困擾等問題;這當中,有些是法令已有規範,也有些是法令未及的範疇,大亞第一想到的就是和牽涉到的利害關係人好好溝通。
另外,志光電廠在籌劃時,就意識到原本養殖漁民工作權也應保障,因而志光電廠把漁塭用地租下蓋電廠後,之後仍優先回租給原有養殖戶養殖。
沈尚弘坦言,溝通意味著妥協,很多時候,妥協就是牽涉到增加成本,而大亞的心態就是為了取得「社會執照」,雖然法規沒強制規定這麼做,但大亞願意去支付這些成本。這也是為何在當今電力建設遭到地方居民反對時有所聞的社會壓力下,大亞還能持續有大型案場順利動工的秘訣。
但沈尚弘也不諱言,如果今天「社會執照」的發照者的訴求是「絕對不行」,那再怎麼溝通也行不通。既已把訴求定位在0或1,那就是無解了;只有把問題定義成如何在各種訴求中間找到平衡點,才會有解方;這也意味著業者、政府、環團等各方利害關係人,通常都要有某個程度的妥協。
更多太報報導
【儲能之路3-3】儲能陷0元搶標泥淖 業者疾呼政府該重視這些警訊
【儲能之路3-2】電力開發若拿不到「社會執照」,合法申請業者只能「放棄」或「硬來」嗎?
【儲能之路3-1】化解電力建設阻力有撇步 大亞集團董事長沈尚弘分享如何獲得「社會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