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智大學「光光相照」展 融合藝術與科技創作

元智大學師生共同創作的《光光相照》展覽,展示從傳統油畫到擴增實境(AR)、人工智慧(AI)、虛擬實境(VR)的多元藝術形式,元智大學人文社會、藝術與設計領域跨足數位科技,帶來一場跨越時空的創新實驗,自即日起至6月24日,於元智大學圖書館二樓美學之道展出,觀眾可以自由參觀。

策展人林楚卿副教授,同時也是藝術中心主任暨藝術與設計系主任,她表示,《光光相照》的展覽主題與理念是探討光的多重意義,從物理現象到象徵意義,再到數位科技的應用。光作為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與科技呈現的元素,在展覽中,將傳統藝術形式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展現光在不同藝術設計領域中的應用與表現。

展覽由師生共同創作,並邀請多位校外教師及藝術家參與,包括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的黃致傑副教授、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的巫銘紘助理教授、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的吳彥良助理教授。還有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系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劉宜君教授、藝術與設計學系羅嘉惠助理教授的師生團隊Dokodemo Door Lab任意門實驗室、藝術與設計學系林楚卿副教授的師生團隊CKfablab實驗室及林楚卿教授《互動科技裝置》課程的互動裝置成果。來自不同藝術與設計領域的師生,將各自的專業知識與創意結合,創造出獨特的藝術作品。

林楚卿表示,本次展覽希望讓觀眾更深入體驗光元素如何從傳統藝術到數位科技創意應用,展覽設計注重觀眾的參與和互動,現場展出的作品都可進行互動體驗。觀眾可以透過互動裝置體驗光的多樣性。展場設計從作品《光影交錯:油畫與AR的奇幻旅程》開始,由劉宜君院長的油畫展示,結合林楚卿老師及吳彥良老師的團隊創作的AI動態疊合影像,觀眾可以透過AR技術觀看動態的油畫創作情感,讓觀眾一進場就能體驗到傳統藝術與數位的融合體驗。

巫銘紘老師的創作作品《棘皮生物》,藉由機構及數位製造技術創造出富有藝術美感的互動燈具,展示了科技與設計的結晶。《聖誕花》是模組化感測互動裝置,11位學生以參數及互動設計創造出客製化的花造型互動裝置,為林楚卿老師指導的藝設系大三課程成果。黃致傑老師的作品《Sensitive Floral》透過觸碰互動,與光呈現的蒲公英影像進行互動。最後,觀眾將進入虛擬世界探索光的世界,由羅嘉惠老師的團隊創作的《光照大佛塔點燈VR體驗》及《光照桃園美術館互動虛擬光照體驗》,提供虛擬實境體驗,觀眾可在虛擬環境中探索光的世界,感受光影在數位空間中的應用。

元智大學圖書館展出「光光相照」, 傳統與科技交融的藝術展覽。(元智大學提供)
元智大學圖書館展出「光光相照」, 傳統與科技交融的藝術展覽。(元智大學提供)

The post 元智大學「光光相照」展 融合藝術與科技創作 first appeared on 立報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