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封裝CoWoS需求大爆發 日晶圓切割機大廠Disco股價1年半飆5倍

日本Disco公司佔據全球晶圓切割機和研磨機台市場的70%-80%,2023年一年內市值大增3倍。(圖片來源/Disco Corp.官網)

《華爾街日報》近日一篇報導指出,新興科技人工智慧(AI)產業景氣繁榮,加速記憶體晶片需求的成長,連帶推升日本晶片設備商Disco的獲利和股價。

股價近期登上歷史高峰66,100日圓

Disco股價周三下跌3.8%收在61,130日圓,但是今年來仍上揚82.1%,和一年前的22585日圓相比,大幅上漲1.7倍,2024年6月14日盤中登上歷史高峰66,100日圓,自2022年底以來,1年半內股價狂飆5倍。

AI需要越來越快速的晶片,但是製造它們的成本卻越來越高,這就是為什麼先進封裝已成為半導體產業的最新熱門事物,使許多日本設備與材料商受惠,包括一家不知名的日本晶圓切割機製造商Disco。

晶片封裝主要程序是將晶片放入保護殼,然後與電源、其他組件連接,過去封裝是相對次要的技術。科學家付出更多努力,使晶片速度更快、尺寸更小,多數晶片封裝是半導體製造的最後一步,都外包給專門從事組裝和測試的公司,成本是一個關鍵問題。

因此,晶片封裝不是一個特別好賺的行業。例如,全球最大的晶片封裝測試公司台灣日月光科技去年的毛利率為16%,而晶圓代工「一哥」台積電的毛利率高達54%。

但是隨著晶片小到接近原子等級,進一步縮小晶片的成本變得越來越高。因此,最近掀起的AI熱潮,使先進封裝成為投資人關注的焦點。這個想法很簡單:將不同的晶片緊密整合在一個封裝,可以減少資料傳輸時間和能耗。

AI晶片需求呈現爆炸式增長

一個特殊的例子是記憶體晶片,人工智慧晶片需求呈現爆炸式增長,高頻寬記憶體(HBM)的需求也大增。HBM將多層記憶體晶片堆疊在一起,將它們放置在靠近中央處理器的位置,從而加快資料傳輸的速度。

以輝達的晶片為例,它整合6個HBM和輝達的繪圖處理器(GPU)在一起。南韓記憶體晶片製造商SK海力士的HBM早已得到輝達認證,SK海力士的市值跟著扶搖直上,自2022年底以來,一年半內大增約2倍。

摩根士丹利統計,2023年,先進封裝將佔全球半導體收入的比重為9%,這家投資銀行預計到2027年這一比重可能會上升至13%,相當於1,160億美元的產值。

鑑於先進封裝製程需要整合不同類型的晶片,因此,它在晶片製造流程當中,重要性大幅提升,晶圓代工廠必須與晶片製造商合作設計封裝技術。

這就是台積電憑藉CoWoS先進封裝技術,保持領先地位的部分原因,Chip on Wafer(CoW)指的是直接在晶圓上進行封裝,由於這種技術更適合晶圓廠來做,因此台積電大部分的先進封裝只能靠自己做。

Disco在全球晶圓切割機台占比超過7成

但這種先進封裝技術的產能有限,一直是生產更多AI晶片的瓶頸。三星和英特爾也有類似的技術。SK海力士已經跟台積電攜手,合作開發下一代HBM和先進封裝技術。

日本半導體設備製造商Disco是AI狂歡派對背後的隱形冠軍。該公司生產大型機台,用於研磨和切割印有晶片的矽晶圓。

當晶片需要堆疊在一起,更薄的晶圓變得更加重要。摩根士丹利估計Disco約40%的收入來自先進封裝,自2022年底以來,不到1年半股價狂飆5倍多。

未來晶圓代工大廠想要讓晶片變得更小,會非常困難,但是更創新的封裝方式仍然可以創造許多機會。

根據統計,日本Disco公司佔據全球晶圓切割和研磨機台的70%-80%市場,2023年一年市值大增3倍。

Disco最近一年度(到4月底為止)合併營業利益年增10.0%至1,214.9億日圓,連續第4年創新高紀錄;合併淨利年增1.6%至842.05億日圓,也是連續第4年創歷史新高。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錠嵂保經領先業界首屆AI競賽圓滿落幕 北科大團隊勇奪冠軍
南山人壽股東會》尹崇堯:短期內沒上市時間表 現階段專心接軌IFRS17、ICS新制
康友KY簽證會計師遭判賠25億 判刑2年半 勤業眾信發聲:要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