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光影拾遺-尋回我們的記憶》(二) 給予默片新生命的辯士 用8毫米電影紀錄生活|文藝賦格 #鏡新聞

在默片時代,有一群名為「辯士」的人,用聲音詮釋故事,陪伴觀眾走進電影裡的世界;而曾經,膠卷溫潤的質感、碳精棒放映機噠噠的馬達聲,及一群人在戶外觀影的體感,提醒我們是如何從農業、工業,走到現在的時代。技藝的誕生,反映著時代與文化發展的脈絡;而技藝的延續,則是集體記憶的保存和延伸。本集節目將走入現代辯士吳亦倫,及露天放映家族第三代的高璞元的故事。了解他們為何想要傳承「辯士」及「膠卷放映」這兩個即將失傳的電影技藝,又遭遇到什麼樣的困境。 相對於專業電影的製作,「家庭電影」大多出自業餘人士,樸實地保留了常民的情感與記憶。兩位出身鹿港卻是不同世代的攝影家許蒼澤(1930-2006)與醫師丁瑞魚(1901-1973),在各自的時空下,以影像記錄了自己的生活,也替歷史留下影像的證據。這些未經雕琢的影像,與當時的商業電影或官方的政宣影片,形成鮮明的對比,映照出重新認識時代歷史的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