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重電新兆元經濟 資料中心落腳台灣

-

【莊家源╱先探2306期】

近年來,全球雲端服務業者(CSP)先後來台灣設立資料中心,先前Google已斥資二○○億元落腳彰濱地區,微軟(Microsoft)也約斥資四○○億元於桃園興建大型資料中心,GPU大廠輝達(Nvidia)也來台灣設立超級電腦Taipei-1,並計畫興建Taipei-2,近期最大雲端服務供應商亞馬遜(Amazon)旗下子公司亞馬遜網路服務(AWS)宣布,將在台灣興建區域級雲端資料中心,預計明年初啟用,計劃未來十五年內在台灣投資數十億美元,緊接著蘋果(Apple)也傳出將在台灣設立資料中心的計畫。

全球資料中心突破千座

根據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研究報告指出,生成式AI市場在Microsoft、Google、Meta、Amazon等大型CSP的帶領下,可望推動至少十年的榮景,預估生成式AI市場規模將從二○二二年的四○○億美元,一路成長至三二年的一.三兆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四二%。

另外,根據Synergy Research Group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底超大型資料中心(Hyperscale Data Centers)數量已增至九九二座,並於今年初突破千座大關,預估到二六年全球超大型資料中心數量將達到一二○○座,目前在這近一千座的資料中心裡面,有五一%分布在美國地區、十七%位於歐洲、十六%位於中國、十%位於亞太其他地區;在市占率方面,今年第一季亞馬遜旗下AWS以三一%稱霸全球,微軟Azure二五%排第二,Google Cloud排第三,後續依序為阿里巴巴、Salesforce、IBM Cloud、Oracle與騰訊等。

由於近年生成式AI應用大增,促使各企業對AI算力需求大幅提升,各大資料中心託管商與雲端資料中心廠商皆搶購Nvidia的H100、GB200等伺服器,根據資策會(MIC)研究顯示,去年AI伺服器產值已達全球伺服器總產值的一半,而台灣伺服器產業出貨原本即占全球伺服器出貨八○%以上,其中AI伺服器的生產組裝代工更高達九○%,主要是台灣產業供應鏈完整,且具有高階伺服器的設計研發與代工能力,再加上高階晶片進入中國受到限制,以及美系客戶要求高階伺服器於非中地區生產等因素所驅動。

資料傳輸需求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