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陽:電動自行車補助比照電動機車

光陽執行長柯俊斌12日親自騎乘新款微型電動二輪車Cozy,為新車造勢站台。圖/陳信榮
光陽執行長柯俊斌12日親自騎乘新款微型電動二輪車Cozy,為新車造勢站台。圖/陳信榮

看準微型電動二輪車納管上牌後,每年將創造不亞於電動機車的銷售份額,機車業領導廠光陽執行長柯俊斌12日呼籲政府給予微型電動二輪車「等同電動機車的待遇」,提供民眾購車、機車行轉型補助,助力台灣淨零碳排、2030年新售電動機車占比達35%以上政策目標達陣。

光陽看好微型電動二輪車納管後市場商機,12日發表舞風(Mint)、酷騎(Cozy)兩款微型電動二輪車,搭配最高5,000元的折價優惠,將透過光陽既有的燃油機車通路銷售搶市。

光陽國內營業部經理謝志皇表示,微型電動二輪車在台灣有穩定的需求,年銷量約7~10萬輛,推估目前上路使用中的微型電動二輪車數量多達45萬輛,無論新售銷量或保有量,均與電動機車相當。但相較一般電動機車享有中央與地方政府滿滿補助資源,微型電動二輪車政府補助少得可憐,中央政府補助更是掛零,不利於推廣。

柯俊斌呼籲政府,要給予微型電動二輪車等同電動機車的政策待遇,提供對等的補助,提升民眾購車意願,也協助產業的發展。他認為,微型電動二輪車要上牌、要投保,騎乘一樣要戴安全帽,應被視為電動機車,不該被排除在補助政策範圍外。

他表示,在歐洲許多先進國家,微型電動二輪車已取代50cc燃油機車,拿下輕小型二輪車市場半壁江山,荷蘭的微型電動二輪車市占率更超過9成,看好台灣高齡化、少子化的社會發展趨勢下,微型電動二輪車的需求將愈來愈多。

柯俊斌指出,高齡族群騎乘微型電動二輪車代步,速度、車重剛剛好;另少子化讓台灣移工愈來愈多,微型電動二輪車免考照,且入手成本較低,是移工移動好夥伴,納管後需強制投保,發生交通意外也不怕求償無門。

此外,微型電動二輪車技術門檻相對較低,且無電池資費等複雜問題,傳統機車行老闆賣電動車很好上手,更可作為政府輔導機車行從油車轉型賣電動機車的最佳練兵工具。柯俊斌認為,更重要的是透過推廣微型電動二輪車,可以確保政府淨零碳排、2030年新售電動機車占比超過35%的政策目標達陣成為可能。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大成大手筆 大陸蚌埠建新廠
美光業績報喜 歐美股油價齊反彈
PCB廠創新局 攻半導體測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