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爭議頻傳 環團籲建立社會共識推能源用地白皮書2.0

地球公民基金會24日舉行記者會,呼籲能源轉型、公正先行。(劉品希 攝)
地球公民基金會24日舉行記者會,呼籲能源轉型、公正先行。(劉品希 攝)


近年政府大力發展風電、光電等再生能源,但遭質疑破壞農漁生產,危及生態,更引起民眾抗爭,甚至衍生官司弊案。地球公民基金會今天(24日)舉行記者會表示,建立社會信任與共識才是光電治理的核心環節,呼籲經濟部以公正轉型為前提,持續精進提出能源用地白皮書2.0,以銜接國土計畫體系進行落實。

環保團體「地球公民基金會」24日舉行記者會,副執行長黃靖庭指出,經濟部能源署已於8月6日公告「能源用地白皮書(光電篇)1.0」,說明光電發展應遵循的原則及框架、政策推動的階段性建議方向,並將以網路意見徵詢方式蒐集意見至9月底,他們予以肯定,除了呼籲民眾踴躍上網表達意見,也提醒經濟部應積極進行跨部會溝通,與在地居民利害關係人對話,並聽取環團建議,據此提出白皮書2.0,確保能源公正轉型。

出席記者會的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戴興盛表示,面對氣候危機,全球的共識是發展再生能源,但再生能源也並非完美,也會對社會、經濟、環境生態產生衝擊;其中,地面型光電與傳統大型化石能源或核電相當不同,屬於分散式能源,分散式能源的優點在於有助於整體電網的韌性,但也翻轉過去能源僅集中在少數特定地區、影響特定群體的情況,因此需要不同的治理模式。他說:『(原音)而我們需要讓在地居民他們有更早的機會,在任何一個特定的再生能源發展計畫之前,應該要在第一時間就知道、就知情,而且有參與的機會,然後我們的制度必須要賦予廠商他們要肩負起他們該負的社會以及環境的責任,同時政府必須要以透明的選址制度,以及整合社會經濟以及環境的整體治理制度,來處理再生能源所衍生的外部性議題。』

地球公民基金會議題部專員黃子芸則強調,能源用地白皮書雖指出若干發展原則,但缺乏全國用電需求、供給、電網分佈、光電選址原則,以及光電發展的必要性與利弊得失的評估說明,使得無法藉由白皮書展開有意義的對話,也導致光電發展仍陷僵局之中。他們呼籲經濟部應將研擬政策過程中的價值思辨、各方利益衡平呈現在白皮書中,才能真正作為社會對話及跨部會溝通的基礎文件。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第6屆國家企業環保獎亮點 彭啓明:邁向淨零、碳盤查比例非常高
環境部擬將光電開發納入環評 遭環團質疑門檻比露營區還低!
澳洲史上頭一遭 燃煤發電佔比低於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