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奇中間體 與酸雨相關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6日電)中研院研究員林志民研究團隊,論文登上頂尖期刊「科學」,主要貢獻是突破氣壓上限,直接測量到「克里奇中間體」與水蒸氣的化學反應。這項反應與酸雨、懸浮微粒現象息息相關。

林志民解釋,克里奇中間體(CIs)是大氣中的一種活潑分子,壽命十分短暫,很難捕捉和偵測,可以說是「快閃神秘分子」,科學界對它瞭解不多。

以往直接測量CIs的研究使用質譜儀,搭配同步輻射光源,只能在小於0.1大氣壓的狀況下進行,與實際大氣條件不相似。

林志民研究團隊則以紫外吸收光譜的「老技術」,搭配稜鏡反射等創新實驗方法,成功突破0.1大氣壓的限制,一舉提升壓力限制達10倍以上。

研究團隊以「最簡單一款」的CIs(CH2OO)實驗,發現其與水分子的化學反應非常快,遠快過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反應;而且溼度越高,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反應機會越低。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與酸雨的形成有關,林志民等人對CIs的研究,提供大氣科學界寶貴的基礎研究數據,並成功登上國際頂尖期刊「科學(Science)」,受到國際重視。

林志民解釋,大氣中有上百種反應,CH2OO只是其中一種,因此很難斷言溼度高低對酸雨的影響,「要減少酸雨危害,還是做好污染的源頭管制比較有效吧」。10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