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確診怎麼辦?兒童常備藥清單、用藥注意事項一次看

本土Omicron疫情爆發後,5月13日再度傳出有2歲男童染疫身亡的消息,使得許多家長憂心忡忡。鑑於現在全台各地醫療量能緊繃,大多數輕症患者以居家照護為主,也引來部分家長好奇,究竟兒童確診後,出現哪些症狀需要小心?家長應該要準備什麼藥品?服用時又該注意哪些事呢?

兒童確診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在準備藥物前,必須先判斷兩者的差別,才能對症下藥。(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兒童確診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在準備藥物前,必須先判斷兩者的差別,才能對症下藥。(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兒童確診症狀怎麼分?

由於兒童確診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在準備藥物前,必須先判斷兩者的差別,才能對症下藥。馬偕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瑽寧就指出,大約半數兒童確診新冠肺炎後,都會出現發燒症狀,且平均溫度可達39度;其他症狀包括喉嚨痛、咳嗽,比較少見的則有腹瀉、流鼻水、肌肉痠痛等。當病毒感染到氣管時,也有可能因為呼吸不順,出現「哮吼」的情形。

兒童確診退燒藥物有哪些?

當孩童出現發燒症狀時,家長可以用安佳熱藥水或依普芬藥水,兩者每次給予的劑量都是孩童體重的一半,每六小時可以服用一次。舉例來說,10公斤的孩童最多每次服用5毫升,但每次最大劑量建議仍應小於10毫升。

如果發燒超過39度,則可以考慮使用退燒塞劑或乙醯胺酚退燒藥。但要注意的是,退燒塞劑效果較強,單次劑量應為「孩童體重/12.5」一顆,也就是12.5公斤重的孩童可以給予一顆。退燒藥若以每顆500mg計算,使用的劑量則是「孩童體重/40」一顆,意即20公斤的孩子可以吃半顆退燒藥,但也要注意每天不宜超過五顆。

不過又安心診所院長王韋力,在臉書粉專發文特別提醒家長,「如果寶寶一直不看醫生,一直在家用退燒藥水,延誤了病情,那這個藥真的是救命神藥?」建議當兒童發燒時,還是要先看醫生找出真正的病因,絕對不要只有在家讓小孩一直喝退燒藥,否則可能延誤病情,

兒童確診鼻塞、流鼻水建議用藥?

倘若有鼻塞、流鼻水的情形,可以給予含有抗組織胺公斤的藥物,像是希普利敏液,每次的劑量是孩童*0.25毫升,意味著體重20公斤的孩童可以服用5毫升的希普利敏液,一天三到四次。另外像是鼻福,每次服用的量與希普利敏液相同,鼻福因為含有組織胺和交感神經奮劑的成分,對鼻塞相當有效,但建議服用天數不應超過七天,避免停藥後產生彈鼻炎。

因為上述兩種屬於第一代抗組織胺,服用後容易產生嗜睡情形,因此也可以使用屬於第二代抗組織胺的勝克敏液,服用劑量與希普利敏液、鼻福相同,但每次劑量不得超過10毫升,次數則為每天一到兩次。

兒童確診還有其他常備用藥

另外,若兒童有咳嗽的情形,可以利用息咳寧、米瑞液、停咳喜液等咳嗽藥水協助止咳。有腹瀉症狀時也能使用高克痢懸乳液止瀉,或服用胃利空懸液劑止吐。不過通常多數兒童症狀輕微,不需額外給予太多藥物即可自行復原。這時會建議讓孩子攝取適量的維生素B、C、D和鋅,協助健全免疫系統。

兒童確診送醫時機?

要是孩童服用藥物後仍出現以下情形,就應該盡速安排就醫或視訊診療:

  • 發燒超過48小時

  • 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的情形

  • 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呼吸急促、喘或胸口悶痛

  • 持續性嘔吐、頭痛和腹痛

  • 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排尿

若是進一步出現嘴唇顏色發紫、發白,血氧濃度低於94%,或是有呼吸困難、胸凹現象,就必須立即送醫或撥打119求助,避免錯失寶貴的治療期。

延伸閱讀》兒童確診後3大觀察:活動力、哮吼、熱痙攣,居家照護遇這狀況速送醫

兒童常備藥準備注意事項

隨著現在網路流傳越來越多兒童常備藥建議,小兒科醫師巫漢盟也說明,較常開立的像是「停咳糖漿」可能含有鴉片類藥物,容易上癮,副作用也較大,建議2歲以上的孩童才可以服用。「甘草止咳水」則只限用成人,若是過度服用可能導致暫時性休克,甚至有致命風險。

由於每個孩子年紀、體重不同,所需服用的藥品劑量也可能有所差異;建議家長若有用藥需求,仍需諮詢過藥師或是醫師,免得給予劑量錯誤,導致產生其他副作用,反而使得症狀雪上加霜。

再者,有些退燒藥水屬於健保藥,現在因應疫情發展,需求量大、不易取得,若有需要的民眾可以前往診所請醫師評估開立,避免從來路不明的地方獲取藥品。

延伸閱讀》家長注意!兒童居隔備用藥「小心2款」 過量恐中毒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