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數位性暴力案件爆炸性成長 嚇阻犯罪關起來有用嗎?

法國紀錄片《戀童癖2.0:暗網追緝令》探討兒童數位性暴力相關議題。(公視提供)
法國紀錄片《戀童癖2.0:暗網追緝令》探討兒童數位性暴力相關議題。(公視提供)

《公視主題之夜SHOW》本週五(21日)晚間10點將播出法國紀錄片《戀童癖2.0:暗網追緝令》(Pedophiles 2.0: On the Trails of the Predators),講述因網路普及兒童性虐待影像傳播手法也越來越高明。映後舉辦模擬法庭,邀請有法律專業背景的「法律白話文運動」社群總監劉珞亦主持、與近20位公民來賓針對《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現行法律規定及情境題目,探討「嚇阻未成年性影片犯罪—關起來有用嗎?」,思辨兒童數位性暴力相關犯罪議題。

《戀童癖2.0:暗網追緝令》探究兒童數位性暴力案件在過去10年間呈現爆炸性成長,但技術平台和執法機構卻無法跟上此問題的步伐,深入揭開越來越多的戀童癖者為避免被發現而轉向暗網的情況,然而,現在於暗網上的最新趨勢是:「直播」。

針對映後討論主題「嚇阻未成年性影片犯罪—關起來有用嗎?」,主持人劉珞亦表示,「每個法律和社會的議題背後都非常複雜,改善廉價的批評,也許是我們要注意的事」,建議大眾多了解相關成因與知識或許才是首要之事。

本週五《公視主題之夜SHOW》主題論壇邀請「法律白話文運動」社群總監劉珞亦擔任主持人(中)。(公視提供)
本週五《公視主題之夜SHOW》主題論壇邀請「法律白話文運動」社群總監劉珞亦擔任主持人(中)。(公視提供)

現場藉由接連提問的「未成年性影像犯罪」情境題,共同思索現行法律的合理性,其中情境題目之一「在網路上下載大量兒童裸體玩水照片,並使用在解決性慾上」的設想,引發來賓們深思討論其嚴重性。對此,曾擔任臨床獸醫師的博皓毫不猶豫地說,「我選太噁心!『抓去關』是我個人感情上判斷,我不是法律專業人士,但我覺得就大眾觀點來看,應是關到死吧!」,也有公民來賓認為「裸體」跟「性慾」不盡然能劃上等號,難以判斷其規範合理性。

接著討論到關於「虛擬兒童色情/虛擬兒少色情創作」的管制問題,曾從事色情遊戲插畫工作的女性公民來賓不諱言:「性癖是自由的」,認為創作者本身或大眾在合法與安全的前提下適當滿足自己的性癖是合理的;同樣為創作者的獨立醫療人類學者陳奕村則坦言,仍會擔憂其中有隱藏犯罪可能的危機,「我會把所有虛擬的事情都看做是真的,雖然那是想像,但那其實是實際上發生過的事,是我們從現實生活中取材的。」

《公視主題之夜SHOW》為讓觀眾更了解與關注兒少性剝削議題,於節目錄製前向民眾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半數認為加重刑罰對嚇阻未成年性影片犯罪的效果有限,僅1成公民認為重罰才有效。至於如何減少未成年性影片犯罪,除刑罰和加強教育宣導外,「強化網路治理」「開放匿名檢舉」「由政府公開犯罪者長相及犯罪紀錄」等都被視為有效防制措施。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

更多鏡週刊報導
曬小孩、與孩子談分紅!? 公視節目探討兒童網路隱私安全
唐綺陽花20萬減肥結果出乎意外 分享減肥史盼消除肥胖歧視
史詩紀錄片《客人主人》呈現客家族群300年歷程 全台免費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