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新樂園已開放 為何 公園及學校遊戲場 不行 王欣儀批 一市兩制不合理

【記者方笙楠臺北報導】隨著疫情逐漸趨緩、各種室內場所陸續開放,但臺北市公園及校園的兒童遊具至今仍被一圈圈的黃色封鎖線圍住,許多孩子們已經超過4個多月沒有機會可以在戶外攀爬、盪鞦韆來鍛鍊體能;臺北市議員王欣儀接獲許多家長陳情,從5月疫情爆發以來,大家無不配合政府防疫,但隨著戶外活動場所逐漸解封,孩子們最愛的公園及校園遊戲場卻遲遲不開放,認為政府如此的防疫政策太極端且不合理,完全忽略幼兒身心發展及健康!

王欣儀指出,北市公園成人體健設施8月底已開放,北市府當時表示,兒童遊戲場因仍有群聚以及間接性接觸的傳染風險,故暫時維持不開放,但兒童新樂園、動物園甚至室內付費遊戲場、健身中心都早已開放,卻唯獨「公園及學校兒童遊戲場」沒有下文!

王欣儀質疑,「室內」場所感染風險應遠比「戶外」來得高;但室內餐廳、電影院早已開放,而公園及學校的兒童遊戲場卻要等14天清零(無本土案例)或降至一級,才會考慮開放,試問這樣的開放條件合理嗎? 據了解,宜蘭、基隆、桃園、新竹、苗栗、臺南、嘉義、高雄、屏東等縣市已在七、八月陸續開放公園成人體健及兒童遊戲場,並頒布相對應的防疫措施。中央指揮中心也早已澄清並無限制兒童遊戲場的使用,但北市家長及孩童們卻仍一等再等,始終盼不到北市府願意鬆綁!

莫怪許多家長認為,至今遲未開放公園及學校兒童遊戲場已非合理的防疫政策,而是市府的行政怠惰!

王欣儀說,看著長者能像以往一樣在涼亭聊天,使用公園體健設施活動筋骨,孩子們卻只能眼巴巴地看著被「封鎖」的溜滑梯、盪鞦韆,不斷問著爸爸媽媽什麼時候才能玩?這種感覺如同已被政府遺忘的「邊緣人」! 王欣儀說,戶外遊戲是健全孩子身心靈不可或缺的養分!據英美研究顯示,長期因疫情封鎖,導致缺乏戶外大肢體運動的孩子,對他們的身心發展都有嚴重不良影響;且孩子們因此已變得懶得出門,高度依賴3C的結果,也會對視力造成損害!

王欣儀要求,臺北市政府應儘速說明公園及學校兒童遊戲場開放標準及其合理性,且應參考其他縣市防疫措施,儘快訂定相關防疫指引,在確保安全無虞下予以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