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展遲緩早療數疫後攀升 近10年翻倍

國內發展遲緩兒童,竟快速攀升!根據健保署統計,國內0至6歲兒童因發展遲緩接受早療人數在10年來翻倍成長,尤其新冠疫情後更快速增加,2023年已突破10萬人大關,各大醫院聯合評估及早療塞爆,光等待評估平均要排上6至9個月。為了及早介入治療,國健署拍板今年7月起,補助7歲以下兒童可有6次免費的「發展篩檢」,但多一次的篩檢恐怕會讓評估量能變得更加緊繃。

各大醫院評估及早療塞爆 光等評估排逾半年

新冠疫情爆發後,許多新生寶寶為了防疫只能在家活動,卻也因此導致語言跟社交能力發展遲緩。根據健保署統計,國內0至6歲兒童申報早療的人數,2023年已突破10萬大關,近十年翻倍成長,導致醫院早療大塞車,等待評估的時間平均也要半年起跳。

0至6歲兒童申報早療的人數。圖/台視新聞

台北長庚醫院復健科主任鍾佳英指出,現在大家懷疑兒童疑似發展遲緩的警覺性比較高,進一步轉介到醫院做篩檢,而如今疫情已經解封,疫情期間再加上本來應該有的兒童發展遲緩比例在2023年浮現出來。

而根據美國疾管署建議,檢視兒童發展狀況應有三大階段,其中「發展監測」可由家長初步檢查,「發展篩檢」、「評估」則要專業人員執行。

兒童發展篩檢和評估三階段。圖/台視新聞

國健署拍板6次免費兒童發展篩檢 擬7月上路

而我國目前僅有第一跟第三階段,為了補足第二階段,國健署公告自今年7月起,6個月以上、7歲以下的小朋友可有「6次免費發展篩檢」,但恐怕會讓各縣市兒童發展評估量能更加緊繃。

國健署公告自今年7月起,7歲以下兒童可有「6次免費發展篩檢」。圖/台視新聞

篩檢多一種!各縣市兒童發展評估量能更緊繃

對此,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林真夙表示,會持續擴大聯合評估的量能,盼能夠提升各縣市接受聯合評估的時效。

得找到有效消化患者的方法,畢竟把握黃金時期才能及早治療。

台北/陳酈亭、甘而棣 責任編輯/吳苡榛

更多台視新聞網報導
健保藥價拚年中修法 祭「2優惠」維持藥品穩定
健保藥價調整4月上路!慢性病掀換藥潮 醫師憂2大危機
陳俊翰遺願成真! SMA藥品「最快5月」全給付不設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