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圍制度遭質疑 台北電影節總監李亞梅回應了

北影總監李亞梅(左)對於入圍爭議做出回應。(台北電影節臉書)
北影總監李亞梅(左)對於入圍爭議做出回應。(台北電影節臉書)

2024年台北電影獎日前公布入圍名單,然而卻被質疑入圍標準和評審制度問題,曾獲得北影百萬首獎的導演李惠仁也呼籲北影釐清問題好好處理。北影總監李亞梅今(17日)透過個人臉書做出回應。

台北電影節即將開跑,台北電影獎15日正式公布入圍名單,去年曾以《老狐狸》獲得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的陳慕義,今年報名最佳男主角,卻疑似因為戲分不足的理由而未能入圍;另外,《周處除三害》的曾珮瑜原本沒有報名,是評審看完片子後認為表演很精彩,因此主動邀請她報名,並順利讓她入圍女配角。

兩者形成有報名卻沒入圍以及沒報名最後有入圍的極端對比,陳慕義懷疑是因為自己的政治立場才被北影忽略,影評人和觀眾之間也對所謂戲分長短是否夠格入圍男主角熱議不斷,並指出如果評審認為陳慕義的戲分太短,應該有權力將他移至男配角部分討論;而曾珮瑜「被邀請」補報名後入圍,也讓導演李惠仁質疑這樣是否合乎「程序正義」原則。

對此,台北電影節總監李亞梅今在臉書發文表示:「如之前北影的回應,評審委員在每一個選項的考量,僅針對專業表現討論,不考慮文本外的因素。北影評審每年不一樣,參與過的人很多,都是本於此項原則參與評選。」

對於曾珮瑜的提名爭議,李亞梅指出,影展的本質旨在鼓勵影人,「因此評審可以主動提報,或者調動主配角報名」等機制,行之多年。

她舉例,第22屆北影評審主動提議讓張作驥導演的《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中的女配角吳美和入圍,便是這樣的例子。

而第21屆中,評審也曾提議調整將《寒單》中報名男配角的鄭人碩改報男主角,「但今年台北電影獎評審沒有採用此項機制」。

李亞梅比喻,一家人同桌吃飯,不見得每道菜都是自己喜歡的,影片的喜好也是如此,「我們尊重評審團的考量與選擇,以及每一位觀眾的美學品味。多元總是好的」。感謝大家的關心與監督,北影會持續努力進步。

更多鏡週刊報導
北影入圍標準爆爭議! 昔百萬首獎導演點名2疑點:蠻難過的
去年奪金馬 陳慕義北影連入圍都沒!聽理由爆氣開嗆:誰想把台灣弄沉
顏振發獲北影「卓越貢獻獎」 手繪電影看板水交社展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