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循環?調查:中國有錢人更傾向國內旅遊

▲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選擇較便宜的國內旅遊景點,而不出國旅遊。傾向於留在國內的中國旅客表示,首要原因是「國內旅行選擇豐富」,其次就是海外旅行「成本太高」。(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選擇較便宜的國內旅遊景點,而不出國旅遊。傾向於留在國內的中國旅客表示,首要原因是「國內旅行選擇豐富」,其次就是海外旅行「成本太高」。(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選擇較便宜的國內旅遊景點,而不出國旅遊。傾向於留在國內的中國旅客表示,首要原因是「國內旅行選擇豐富」,其次就是海外旅行「成本太高」。

根據《CNBC》報導,顧問公司奧緯諮詢(Oliver Wyman)最新發布的調查顯示,去年曾經出國旅遊的高收入中國家庭,今年只有14%有打算再次出國。所謂高收入,調查中的定義是月收入3萬人民幣以上者、約新台幣13.38萬元。與之相較,85%的美國人表示今年出國旅遊的次數至少與去年持平,甚至會更多。

奧緯諮詢表示,在中國旅行的人均費用不到1000元人民幣,而去香港或日本旅行,則需要數千元人民幣。國內旅遊成為中國經濟在疫後復甦的一個亮點,揚州、洛陽、秦皇島、桂林和淄博等較小規模城市的遊客數量成長最快。

中國數位顧問公司「超讚」(ChoZan)創辦人艾熙麗(Ashley Dudarenok)表示,今年中國國內旅遊業將超過疫情前水準,而中國出國旅遊則預計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復甦。

目前還不確定中國國內旅遊的熱潮能持續多久,是否會發展為永續的國內觀光習慣。但至少,在短期內已經發揮巨大的拉抬經濟效果,尤其是對一些原本經濟發展較不發達的地區。

艾熙麗指出,中國各地方城市都致力於推廣旅遊,尤其在社群網路上下功夫,希望能達到病毒式行銷的擴散效果。有幾座城市是成功的案例,像是淄博以及哈爾濱,分別透過燒烤和冰雕在網路創造話題,帶動大批遊客前往。

中國龐大的高鐵和國內航班網絡,使得利用週末或是安排兩三天時間的小旅遊也能輕鬆達成,旅行變得更加個人化,和過去相比,中國消費者現在更加重視「情感滿足」。

奧緯諮詢認為,中國人目前對國內旅行的偏好,意味著國際旅行可能要到2025年底,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比之前預測的時間晚了半年。艾熙麗表示,「中國遊客並不那麼容易取悅」,國際旅遊景點也需要將體驗升級,以適應中國國內旅遊的競爭。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下面移位!中國綜藝掀多人骨折事故爭議 參賽者要不到賠償
假黃金行騙天下!中國「金凰珠寶」案宣判 負責人無期徒刑
中國黃牛鎖定麥當勞限量玩具!網拍賣家3天吸金2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