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捲、躺平、996:中國人的焦慮與競爭

作者:Impact Circles

關於內捲

「內捲」從一個社會學術語走向簡體中文網路上風靡的網路熱詞,只用了短短數月,而關於內捲的討論,持續了幾年仍沒有平息,討論的規模還在不斷擴大。

「內捲」(Involution)原是用來指人類社會在進入某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後,接下來的發展狀況可能會停滯不前,或是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以至於在同樣的投入下,邊際效益遞減。而在網路上關於內捲的討論中,它的含義漸漸轉化為對於過度競爭的形容,比如說在資源既定的情況下,有更多的人參與了競爭,因此拉高了獲取資源的門檻,所有競爭者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這種努力往往不是在適應個人發展的需要,而是要求人們進行相對簡單的、同質化的競爭,是在相對封閉的競爭空間中發生內耗,互相擠壓對方獲取資源和機會的可能性。

人類學家項飆在談到「內捲」時,提出這兩個含義都包含著「沒有突破」之意,但討論的對象和問題卻是完全不同的。而無論學者們怎麼說,「內捲」一詞在中國公共討論中的內涵已經被徹底取代,變成了「缺少希望但又無法退出的競爭」的代名詞。討論剛剛開始時,內捲所描述的現象還停留在大學生群體中,而現在已經擴展到了幾乎所有少年、青年的學業、職業發展討論中。年輕人們希望通過個人奮鬥來獲取更好的教育和工作機會,而當一群人首先開始採取更主動的姿態、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爭取某項資源,資源的蛋糕又沒有擴大,那麼為了贏得競爭,所有人都要被迫付出更多。

離不開的競爭

對於在高壓應試教育中成長起來的中國年輕人來說,競爭早就不是一項陌生的活動,而且現如今對於教育資源的爭奪越發白熱化、低齡化。比如說,許多省市開始降低初中升入高中的錄取率,意在將更多教育資源分配給職業技術人才的培養,但這些調整仍然在起步階段,社會上還有嚴重的學歷意識和「唯有讀書高」的教育理念,對於許多城市家庭來說,「高中—大學—碩士/體面的腦力工作」是唯一被接受的成功路線,但這條路越來越難了,也就是越來越「卷」了。

這種競爭的慣性也延續到了對於高等教育求學以及未來擇業的過程中。一些熱門專業的錄取分數線年年攀升,大學生群體中的擇業觀也越發單一:網路科技從業者;金融從業者;法律從業者;以及其他。這幾個行業是年輕人們公認的「捲」,但仍然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些轟轟烈烈的競爭,投入時代的遊戲。

與他人競爭對於我們來講,當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它往往伴隨著焦慮、擔憂,以及對失敗的恐懼。但同時,競爭也是我們最熟悉和信賴的獲得發展機會的途徑,通過競爭和比較,我們去贏得機會,也贏得勝利的喜悅、他人的艷羨,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確認自己的存活。而如果失去競爭的機會,不僅是離開了一個行之有效的資源分配系統,往往也意味著失去了自我坐標的校準機制,你的個人價值、發展狀況都不再有客觀的輸贏利益來見證。

從這個切入點,或許我們可以開始理解,為什麼年輕人一邊反對內捲、調侃自己的發展機會被過度競爭擠壓,但同時又不願離開幾條千軍萬馬爭搶的獨木橋。參與競爭雖然不一定可以最終獲得資源,但是有許多人都在同我一起做這件事,那麼一定意味著如果贏得競爭,回報會是優厚的,因此付出努力是值得的。在前些年資本市場的興起、網路創業的熱潮下,許多的成功故事都在激勵著新加入競爭的年輕人,暗示他們跨越階級、財富自由都是可能的,這樣的職業發展路徑穩妥而誘人,但是每個行業的發展都不會是無休止的,競爭擴張的速度已經遠超行業擴張的速度。

「996的福報」

在我個人求學的過程中,遇到過許多聰明的頭腦、許多擅長贏得競爭的幸運兒,而當我們都逐漸到了要離開校園踏入職場的年紀,我才發現那些進入頂尖大學不同專業裡學習的同學,幾乎都在忙著轉換專業和職業方向,野心勃勃地尋找進入網路和金融行業的機會。我很詫異,難道這兩個行業適合所有的人嗎?難道「聰明人」都要去寫代碼或在券商做投資交易嗎?

大學時我讀的是商學院,我的四周充滿了鬥志昂揚、崇尚菁英主義、熱愛競爭的同學們,而我一直有些格格不入,感到無法適應這樣的氛圍,也不覺得讀金融有任何樂趣可言。我知道與我想法類似的同學並不在少數,但許多人都在硬著頭皮繼續這樣既定的學習和工作道路,作為逃離了這類競爭,轉去讀金錢回報寥寥的心理學專業的我,是一個幸運的異類。

我很難理解這種「明明不喜歡,但還是要繼續」的人生選擇,而當他們告訴我一些網路巨頭公司或是頂尖投行的應屆生薪資水平時,我還是不禁感嘆,真是好大的一筆錢!比起其他行業的工作,對於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確實是非常有誘惑力的薪資,也莫怪許多人擠破頭都要試一試。

但與高薪捆綁在一起的,還有臭名昭著的「996」、「007」,前者指每天從早 9 點工作到晚 9 點,每週 6 天,後者指幾乎每天每時每刻無休的工作。為了相對高薪的工作機會,讓渡個人生活,無限地投入工作中,已經成為了網路行業大家默認的潛規則。在「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年輕就要拼」、「996 是福報」的主流聲音中,在不斷發生的猝死新聞的雜音中,沒有人真的知道,這些全心投入競爭和工作的中國年輕人,付出的一切是否值得。

缺少贏家的遊戲

我的一個好友是這場內捲比賽中的幸運兒:名校 computer science 畢業,畢業前就拿到兩個網路大廠的高薪 offer,對寫代碼這件事有天賦、有熱愛,在學校時就常常廢寢忘食地學習和實踐。他從未有意與人競爭,更不崇尚競爭,但天賦驅使,時勢所托,輕鬆拿到了旁人的 dream offer,天賦和幸運都佔到了。但在這一份幸運背後,他仍然在考慮辭職,相對壓抑的工作氛圍和絕對過度的工作壓力,幾乎消解了高薪的誘惑。他說,以現在的工作強度來看,他根本無法預判自己的身體可以在這樣的崗位上支撐幾年,體檢結果告訴他,他的視網膜已經有超過正常值的脫落風險。

在這樣的高壓崗位上,身體過勞甚至猝死的新聞時有出現,而且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但人們在唏噓過後,仍然有大量的年輕人想要湧入幾個高薪高壓的行業。同時,也有許多人發現自己的天賦並不在此,但是社會壓力和家庭希望常常並不允許他們坦然地退出競爭,另尋出路,於是只好在競爭中漂流。

如果說在「內捲」之中,有誰是受益者,可能只有面目模糊的資本家們。他們以高薪之名,行壓榨之實,他們說「996是福報」,用不一定兌現的物質報酬來吸引人們不斷追趕掛在眼前的蘋果。最終我前面提到的那位朋友還是決定短期內不辭職,因為他要為這個企業連續服務幾年,才能拿到那筆合同中承諾的可觀期權。而拋開報酬的裝飾,勞動者仍然只是工具,是可以任意替換的螺絲釘,大家競爭上崗,永遠會有候補。沒有人知道,這樣野蠻發展的行業和企業,究竟還能繁榮多久,究竟到何時,勞動者的健康,以及每個個體獨有的價值能夠開始得到尊重。

「躺平」的可能性

在「內捲」愈演愈烈的同時,與之相對的概念「躺平」也逐漸引發了討論。有人說,「躺平」是最小限度的罷工,也就是在不離開既定學習或工作系統的情況下,不主動追求向上突破的機會,以求最大限度地保障個人生活的空間。

在「微博」和「豆瓣」等社交網路上,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分享自己的「躺平經驗」,大家互相交流如何在保證完成工作的前提下拒絕額外的勞動。比如說,怎麼拒絕無效的加班、不必要的應酬、職責範圍外的工作,以及該如何調整工作節奏,盡量向「8 小時工作,8 小時休息,8 小時屬於自己」的理想狀態靠攏。但其實,所謂的「躺平」,也只是在拒絕明顯超出應有壓力和責任的額外付出,帶有許多自嘲的意味,並不是真的消極怠工;可即便如此,「豆瓣」上的「躺平小組」仍然在活躍度明顯上升的關口遭遇封禁。

許多時候,「躺平」也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大家在網路空間內暢想一種能夠達成工作/學習與生活平衡的可能,但是在鼓勵競爭和效率的時代背景下,就連幻想也並不是自由的。只要發展的腳步沒有停下,積極參與競爭的人,就永遠多過消極躺平的人;網路上關於「躺平」的聲浪雖然越來越大,但它離成為主流的聲音,還有非常遙遠的距離。

或許還有一種更徹底的「躺平」,是嘗試跳出現有的系統,開拓屬於自己、適合自己的新秩序,去實現具有更高不可替代性的個人價值,比起消極的躺平,這是一種更積極的創造姿態。我逐漸開始看到有更多的年輕人,願意拋棄沈沒成本,願意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做自我探索,然後選擇相對少有人同路的方向。「離開過度競爭,選擇追尋夢想」聽起來是詩意的、熱血的,但背後也是系統外的高風險和不確定,以及四處隱藏的孤獨。我看到有的朋友倔強地選擇狹窄的博士研究方向;有的朋友離開高薪崗位,去做半公益性質的工作;有的朋友轉行去追求藝術夢想;有的朋友想要趁年輕不怕輸去創業⋯⋯

我仍未知大家的前路如何,或許作為大時代下的一粒粒小小沙塵,不論如何選擇都要承受許多的辛苦,唯有希望每個人都是在為屬於自己的生活付出,希望命運善待勇敢的人。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內捲」、「躺平」與「996」:中國年輕人無處安放的焦慮與競爭》,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中國碼農造反中:「996 工作制」為何引發眾怒,讓馬雲也中槍、當局急消音?
全中國只有 3% 的年輕畢業生,能找到 22K 以上的工作──15 萬蟻族的北京夢

作者簡介:

Impact Circles 是個分佈於香港、台灣、柏林和美國西岸的國際社會創新網絡。在台灣,我們由不同背景的社創家創立,希望藉由我們三大目標: Community (社群)、Acceleration (加速發展) 和 Global Impact (國際影響力),與對社會創新有熱情的人一起解決社會問題,打造連結台灣與海外的社創生態圈。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