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研議海嘯因應機制 劉世芳:減災角度強化應變能力

記者郭曉蓓/臺北報導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今(16)在消防署召開「因應日本預測南海海槽地震設定,研議我國海嘯整備應變因應作為」會議,邀集學者專家、氣象署、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衛福部、漁業署、航港局參與討論,並與20個臨海縣市政府進行視訊,瞭解及模擬日本南海海槽地震可能引發海嘯的影響評估,並共同檢視強化我國對於海嘯的減災、整備與應變機制。

日本宮崎縣在本月8日發生規模7.1強震後,日本氣象廳隨即發布「南海海槽地震臨時情報」。南海海槽是「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交匯處,在海底形成的海溝狀地形。日本國土交通省氣象廳指出,南海海槽地震大約每100至150年會發生一次,而距離上次南海海槽地震已過去70餘年。有專家預測未來30年內,有70至80%機率會在南海海槽沿線發生八級或九級地震,最嚴重恐造成數十萬人死亡。

劉世芳指出,為因應日本南海海槽地震假想設定,防範海嘯可能造成的強大衝擊,相關單位應強化溢淹區域的避難設施,將海嘯第一波影響陸地的時間、疏散所需時間、避難設施強度是否容易被大型漂流物破壞等因素納入整備考量,以降低海嘯可能造成的人命與財產損害。

劉世芳表示,各地方政府應評估海嘯可能影響範圍,重新檢視地區災害防救計畫,尤其需進行撤離村落與人員避難場所,還有低窪地區、商漁港及沿海救災等單位皆應適時檢視海嘯溢淹危害範圍。此外,全民防災e點通APP也規劃納入海嘯緊急避難處所地點,讓民眾知道附近高處避難場所。另有關民眾避難所需的時間、路徑、避難地點(海拔高度)等應變措施都應納入規劃,並適時辦理避難疏散演練,讓民眾、學校及企業組織員工都能熟悉往高處避難等等的海嘯應對原則。

劉世芳強調,海嘯的整備應強化減災對策並具體落實執行,同時以人命安全為依歸,特別是讓國人瞭解在災害發生時,能透過哪些資訊平臺來瞭解最新災情、應對方式及查詢親人資訊,以安定民眾情緒;她期許藉由這次跨領域協調溝通,提供最完善的海嘯、地震等資訊充分整備規劃,讓生命財產的損失降到最低。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今日在消防署召開跨機關研議海嘯整備機制會議,希望從減災角度強化海嘯應變能力。(圖由內政部提供)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今日在消防署召開跨機關研議海嘯整備機制會議,希望從減災角度強化海嘯應變能力。(圖由內政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