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美的城市綠地,繁華大城市裡的綠色心肺~不只賞景還能排碳!

紐約中央公園(Image Source : REUTERS/Jeff Christensen)
紐約中央公園(Image Source : REUTERS/Jeff Christensen)

在高樓大廈林立的混凝土叢林裡,加上頻繁的人類活動,常讓城市溫度比郊區還要高,產生所謂的熱島效應。根據研究,靠近植被覆蓋的土地,會讓城市變得比較涼爽,也因此漂亮的公園綠地,不只能為人們提供休閒和喘息的空間,還可以為城市「降溫」,不止如此,還具備有吸收碳排量的功效!紐約的中央公園是全世界吸收碳排放量最多的公園,亞洲則以首爾的漢江公園名列第一。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為我們身心都帶來療癒、全世界最美的都會綠洲吧~~

紐約中央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紐約中央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就算沒去過中央公園(Central Park),你也一定「看」過它!這座位於紐約曼哈頓、上西區和上東區之間的大型公園,經常出現在以紐約為背景的影集和電影中,從《小鬼當家》、《當哈利遇上莎莉》、《曼哈頓奇緣》到《花邊教主》,光是在此取景過的電影就超過200部。

紐約中央公園(Image Source : REUTERS/Jeff Christensen JC/JDP)
紐約中央公園(Image Source : REUTERS/Jeff Christensen JC/JDP)

創建於1875年,約中央公園是美國第一座城市公園,出自素有「美國景觀設計之父」弗雷德里克・奧姆斯德(Frederick Law Olmsted)的設計。面積廣達341公頃,整體落成於1876年,不過曾經在1930年代和1980年起進行過兩次大規模的改建與修復。

紐約中央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紐約中央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這座紐約第六大公園,種植了18,000棵樹,為環境淨化帶來許多助力,每年估計為「大蘋果」除去空氣中100萬磅二氧化碳。不只如此,每年接待約4,200萬名遊客的它,還是全美最多人拜訪的城市公園,與布魯克林大橋、時報廣場等並列紐約的知名景點與地標。

紐約中央公園(Image Source : REUTERS/Jeff Christensen JC/JDP)
紐約中央公園(Image Source : REUTERS/Jeff Christensen JC/JDP)

看似天然的中央公園,其實是設計師精心布局的結果。裡頭有多座用途各異的人工湖,有的純粹賞景,有的可以划船或是玩遙控船,漫長的散步道則能邊散步,邊欣賞園區內隨四季更迭的風光。此外長達10公里的環園道路,更深受慢跑者、自行車車手和滾軸溜冰者的喜愛。

紐約中央公園(Image Source : REUTERS/Jamie Fine)
紐約中央公園(Image Source : REUTERS/Jamie Fine)

園區內還有溜冰場、多處草皮和兒童遊客區,至於最老少閒宜的莫過於中央公園動物園(Central Park Zoo)。還記得動畫《馬達加斯加》中那群「逃亡」的動物?就是以這座動物園為故事背景。雖然面積不大,只有2.6公頃,卻可以看到包括企鵝、北極熊、狐蝠等瀕危物種在內超過150種動物,歷史悠久的它可是早在1860年代就已經誕生⋯⋯

倫敦海德公園(Image Source : REUTERS/Peter Nicholls)
倫敦海德公園(Image Source : REUTERS/Peter Nicholls)

占地140公頃,創建於1637年、倫敦最大的皇家庭園海德公園(Hyde Park),與西邊的肯辛頓花園(Kensington Gardens),以及東邊的綠園(Green Park)和詹姆斯公園(St. James's Park)相連,這四座御苑為倫敦構成一連串開闊的綠地。

倫敦海德公園(Photo by Jonathan Brady/PA Images,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倫敦海德公園(Photo by Jonathan Brady/PA Images,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根據「Treeconomics and The Royal Parks」的數據,海德公園內的4,000多棵樹,每年可清除高達2.7噸污染物,並且儲存3,900噸二氧化碳,防止它們殘留於倫敦的空氣中。也因此人們總喜歡在閒暇時,來到這座擁有網球場、足球中心和單車道等設施的公園,散步、野餐、曬太陽、戲水和從事各項戶外運動。

倫敦海德公園(Image Source : REUTERS/Beresford Hodge)
倫敦海德公園(Image Source : REUTERS/Beresford Hodge)

海德公園在中世紀時屬於西敏寺所有,直到1536年亨利八世解散一系列修道院後,搖身一變成為這位國王的狩獵場鹿苑。公園日後在多位國王任內逐步對貴族與民眾開放,讓它成為熱門的聚會場所,特別是春季傳統節日五朔節(May Day,通常為5月1日),吸引無數民眾前來參與巡遊。

倫敦海德公園(P Photo by Jo Hale/Redferns,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倫敦海德公園(P Photo by Jo Hale/Redferns,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即使到了今日,海德公園也是許多熱門活動的舉辦地點,包括每年登場的英國夏季海德公園(British Summer Time Hyde Park,簡稱為BST Hyde Park)音樂會。在長達三週的活動中,數十位藝人輪番獻唱,今年將在6月29日~7月14日登場,參與的藝人包括古典跨界音樂男高音安德烈・波伽利、英國創作歌手羅比・威廉斯,以及韓國知名男團Stray Kids等。

倫敦海德公園(Photo by Chris Gorman/Big Ladder,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倫敦海德公園(Photo by Chris Gorman/Big Ladder,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到了冬天,還有海德公園冬季仙境(Hyde Park Winter Wonderland),這個從11月中旬一直舉辦到1月初的大型聖誕博覽會,由多個節日市集、超過百項包括巨型摩天輪在等內的遊樂設施,以及馬戲團、冰上表演和現場音樂演奏等活動組成,當然還有眾多酒吧與餐廳。從今日的規模來看,很難想像最初2005年首辦時,它只是個小型的遊樂場!

倫敦海德公園(Photo by Jonathan Brady/PA Images,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倫敦海德公園(Photo by Jonathan Brady/PA Images,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被九曲湖(The Serpentine,或稱為「蛇行湖」)和長湖(Long Water)分為兩個部分,這座公園1726年時在喬治一世令下開始進行系統性造景。隔年國王去世後,由他的兒媳婦、日後喬治二世的妻子卡羅琳王后(Caroline of Ansbach)接手改造,其中可以游泳、划船的九曲湖,就是出自她的要求。

馬德里雷提洛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馬德里雷提洛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雷提洛公園(El Retiro)是「Parque del Buen Retiro」的簡稱,如果按照西班牙文全名翻譯,有著「美好的靜修處」之意,一般也翻譯為「麗池公園」。位於西班牙首都市中心邊緣,鄰近阿爾卡拉門(Puerta de Alcalá)以及世界四大美術館之一的普拉多美術館(Museo Nacional del Prado)。

馬德里雷提洛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馬德里雷提洛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16世紀初,西班牙王室先是在這裡建立了一個靜修處。1561年時,菲利浦二世(King Philip II)將宮廷遷到了馬德里,不但將它擴建,同時規劃了綠樹成蔭的大道。到了1630年代,出現了宏偉的宮殿,並且委託設計佛羅倫斯波波里花園(Boboli Gardens)的柯西莫・洛蒂(Cosimo Lotti)打造公園。

馬德里雷提洛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馬德里雷提洛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在西班牙的黃金時期,這裡一度成為哈布斯堡王朝宮廷生活的中心。然而這片一直屬於西班牙君主所有的土地,隨著伊莎貝拉二世(Isabel II de Borbón)1868年在西班牙光榮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中遭到推翻,成了公眾花園,日後還舉辦過不同主題的博覽會。

馬德里雷提洛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馬德里雷提洛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身為馬德里最大的公園之一,占地142公頃的雷提洛公園種植超過15,000棵樹,具備清除83萬磅二氧化碳的潛力。公園內還有花壇、噴泉、紀念碑、人工湖、玫瑰園和藝廊等,大量的雕像更讓它成為一座露天博物館。其中又稱為「雕像步道」的阿根廷大道(Paseo de la Argentina),裝飾著18世紀中、來自皇宮的雕像。

馬德里雷提洛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馬德里雷提洛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靠近北面入口的人工湖——靜修池(Estanque del Retiro),湖畔裝飾著半圓形的柱廊,中央聳立著國王阿方索十二世(Alfonso XII)的紀念碑。玫瑰園(Rosaleda)伴隨著興建於1922年的墮落天使噴泉,主雕像《天使凱多》(El Angel Caído)靈感來自17世紀英國詩人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的《失樂園》(Paradise Lost),代表從天堂墜落的路西法,是唯一已知的撒旦公共紀念碑!

馬德里雷提洛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馬德里雷提洛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俗稱維拉斯奎斯宮(Palacio de Velázquez)的礦業宮(Palacio de la Minería),是1883年的礦業博覽會而建的展覽廳,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紅磚建築,裝飾著美麗的瓷磚,鑄鐵拱頂和玻璃打造的屋頂帶來自然光。幾乎完全以鑄鐵框架和玻璃興建、呈希臘十字形的水晶宮(Palacio de Cristal),則是1887年菲律賓博物館的主要場館之一,高大的圓頂超過22公尺,令人印象深刻,原本是座溫室,如今供藝術展覽使用。

首爾漢江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首爾漢江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常看韓劇的人,一定都對漢江公園(한강공원)不陌生,不但許多電視劇都曾在此取景,在漢江公園吃泡麵,還因此成為不少人的首爾觀光行程之一,此外包括《Running Man》等韓綜,也經常在此拍攝。空間寬闊且景色優美,這座公園更是當地市民熱愛的綠地。

首爾漢江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首爾漢江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漢江是流經韓半島的第四大長河,由源自太白山的南漢江以及金剛山的北漢江組成,這兩條河流匯聚於京畿道後稱為漢江,從中穿越首爾市中心,最後注入黃海。從它今日的模樣很難想像,這條河流曾經遭受嚴重污染,被當作傾倒垃圾和排泄的管道,後來歷經長達10年的清污,才轉型成結合生態的休憩園地。

首爾漢江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首爾漢江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漢江公園是1980年代根據漢江綜合開發計畫而生的廣袤綠地,總共由12座公園組成,總面積達210萬平方公尺,是首爾最能遠離喧囂的空間之一。為了解決當地的霧霾和廢氣排放問題,光是2021年首爾市政政府就在漢江公園裡種植了多達9萬棵的樹!

首爾漢江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首爾漢江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在這些漢江公園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汝矣島漢江公園(여의도한강공원),這也是最常出現在韓劇中的漢江公園,因此成為熱門景點之一。位於首爾的政治、金融、媒體核心,公園內設置了水上舞台、水光廣場、光之瀑布、鋼琴水道等設施,平日就吸引上班族與市民前往,入夜後的璀璨夜景更是迷人。春天的櫻花、秋天的煙火節,是另一個讓人們蜂擁而至的原因~~

首爾漢江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首爾漢江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至於以盤浦大橋為中心的盤浦漢江公園(반포한강공원),也很值得一訪。這條長1,490公尺、寬25公尺的雙層橋(下層為潛水橋),最初落成於1982年,並且在2008年擴建,同時在橋的兩側加裝了噴水柱——「月光彩虹噴泉」以1,140公尺的長度,寫下「世界最長的橋梁噴泉」金氏世界紀錄。入夜後,搭配五彩繽紛的燈光,為漢江劃出一道美麗的彩虹。

首爾漢江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首爾漢江公園(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另外盤浦大橋南端還有數座人工浮島,興建於2011年的三光島(세빛섬):加光島、松光島、彩光島以及多媒體藝廊禮光島,是全世界首座浮在水面上的建築,彼此以陸橋相連,結合餐廳、公演和展示廳、會議廳等,這處複合文化空間,不只是還具,還出現在好萊塢電影《復仇者聯盟2》中!

東京新宿御苑(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東京新宿御苑(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位於新宿和澀谷之間,歷史回溯到16世紀的新宿御苑,前身是德川家康家臣內藤清成的宅地之一,在當時這裡是戰略要衝,必須交由可信賴的家臣守護。然而後來維護宅地的費用過高,因此內藤家將部分土地還給江戶幕府。到了明治五年(1872年),上繳給日本政府的宅地跟周邊土地將近59公頃,於是在振興日本現代農業的前提下,設立的內藤新宿試驗所。

東京新宿御苑(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東京新宿御苑(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打從那時開始,這裡就種植了包括水果和蔬菜等大量植物,並且進行養蠶和畜牧等實驗。後來幾度轉型,其中還括今日東京大學農業部的前身、日本皇室用地和農場的新宿植物御苑⋯⋯1906年時,這座改建成景觀公園的皇家庭園落成,日後還成為賞櫻和賞菊盛會的舉辦地點。

東京新宿御苑(Photo by John Walton/PA Images,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東京新宿御苑(Photo by John Walton/PA Images,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然而1945年5月的空襲,將它炸得體無完膚,所幸根據昔日景觀公園的鳥瞰圖加以恢復。1949年時,它以國民公園之姿正式對民眾開放,我們也才有機會入內一探究竟。除正門外,御苑還有其他三處出入口,其中新宿門和大木戶門的門衛所是昭和時代的建築。

東京新宿御苑(Photo by Frédéric Soltan/Corbis,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東京新宿御苑(Photo by Frédéric Soltan/Corbis,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御苑內包括日式、英式和法式三座庭園,以及溫室、母子森林等區域。擁有一座閩南風格涼亭的日式庭園,正是圍繞當年內藤家的玉澡池而設計,這座涼亭是當年台灣為慶賀昭和天皇成婚(1927年)致贈的禮物,因此又稱為「台灣閣」。至於英式景觀庭園可以看見木造的西洋式建築,興建於1896年的它是日本重要文化財產之一。

東京新宿御苑(Photo by Frédéric Soltan/Corbis,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東京新宿御苑(Photo by Frédéric Soltan/Corbis,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平日就是東京居民散步、野餐、慢跑等從事各項休閒活動的場所,到了春天櫻花盛開的季節,新宿御苑成了東京的賞櫻名勝之一,在櫻花樹下展開的花見會,氣氛熱鬧非凡。到了秋天,被變色樹葉染紅的園景,又是另一番風情,為生活於高樓群聚的都會人們,提供一道秒穿越大自然的任意門~~

文字/Iris 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