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年平均浪費62萬噸廚餘 民團盼立營養午餐專法改善

親手種的青椒切片細聞,同學發現青椒其實很香,緊接著包上起司和海苔入口,成功讓許多孩子接受青椒;茄子也用同樣方式操作,獲得學生喜愛。

學生表示,「青椒很多人都不敢吃,我以前就沒有嚐試過,現在覺得很後悔,為什麼以前沒有去嚐試。」

另一名學生說道,「自己種的就會看它天天長大,然後吃下去就會有一種很幸福的感覺。」

不被國人喜愛的青椒、茄子等5種蔬菜,高雄新上國小由學生們親手栽種,扭轉孩子對食物的刻板印象,也希望未來在營養午餐出現這種菜色時,能讓孩子通通吃光光。

新上國小校長王彥嵓表示,「我們每月都開午餐供應委員會,會去討論這一月所吃食物的檢討,跟下一個月即將要吃的食譜,該怎麼樣來減少廚餘。」

如何減少營養午餐廚餘量,也是新上國小每月討論重點,但作法沒有硬性規定,也讓民團發現,營養午餐廚餘量居高不下,更有不夠營養、學生吃不飽等亂象,呼籲政府制定專法改善。

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黃嘉琳指出,「全面實施學校午餐政策以來,沒有看到有任何主管機關對所謂的廚餘量做精準調查分析,更不要談它的研究報告。」

大享食育協會表示,國內專法進度為零,韓國、日本卻早已上路。國內甚至連營養午餐廚餘總量都沒有數據,更別說是調查分析,加上營養午餐業務涵蓋單位多,專法推動才能跨部會改善亂象。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北市營養午餐業者誤送廚餘湯2學童喝下肚 校方:新手不熟悉流程導致
北部缺蛋潮未解 家長關心學生營養午餐
高雄蔬菜減損2成 營養午餐供貨恐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