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連鎖咖啡獲利王 星巴克去年賺超過2個股本 成統一集團金雞母

星巴克是統一集團的金雞母,一年可以賺進2個股本上下,去年EPS達21.32元,讓其他連鎖業者望其項背。(圖片來源/花蓮讀者提供)

統一企業集團上百家轉投資公司中,星巴克並列獲利貢獻前5大,挾著集團優勢,去年營收149億元,營業淨利9.4億,每股盈餘21.32元,為全台連鎖咖啡獲利王,這也是為什麼明年統一集團計畫要在信義區新開的百貨商場「Dream plaza」中打造「全球最大」的千坪星巴克咖啡。

星巴克曾被半導體教父張忠謀公開稱讚「最成功的商業模式」,目前全台連鎖咖啡大約2417間,星巴克共547間,市占率約21.72%,去年每股盈餘21.32元,是統一集團金雞母連鎖的7-11統一超商EPS還高出2倍,由於擁有集團優勢,又管理良善,其獲利能力遙遙領先國內其他連鎖咖啡業者。

星巴克每年賺2個股本上下,是統一金雞母

星巴克在台灣能賺錢,卻在中國面臨價格戰,顯示當年羅智先把中國星巴克賣還給美國母公司為正確決策,即便走出武漢肺炎疫情,星巴克中國的2023年銷售額31.6 億美元,約人民幣228 億元,但中國競爭者眾多,殺價競爭更多,星巴克中國被迫推出「滿60元減10元」、「55.9元三大杯」、「45.9元雙大杯」等變相降價活動,繼續和其他中國業者「互捲」。

星巴克分店市占率第一,獲利能力也是第一。(圖片來源、資料來源/星巴克官網/公開資訊觀測站)

回到台灣市場,講求小而美的路易莎咖啡,根據其公開說明書分店數525間只比星巴克略少,單價較親民,因此營收無法和星巴克相比,2023年營收23.6億元,按此推算每一間路易莎平均每天營收約1萬2千元,商業區等熱門地段可已超過2萬元。其營業淨利1.5億元,每股盈餘6.28元,較2022年的5.03元成長2成。

星巴克是獲利王,路易莎EPS也有6塊

咖碼咖啡規模更小,分店數161家,去年營收5.4億元,每股盈餘來到2.28元,較2022年的1.9元成長20%。三家連鎖咖啡的獲利都成長,一方面反映武漢肺炎後市場復甦,一方面商品價格有漲價,但舊的原料成本較低,有拉開價差。

台灣的咖啡銷售市場仍在成長,以2021 年數據為例,台灣咖啡豆進口量達 4 萬 866 公噸,金額為 2.07 億美元,較 100 年增加一倍以上,進口金額為全世界排名第 28,近十年進口值平均成長7.4%。賣咖啡、蛋糕、商品、咖啡豆依然是連鎖咖啡店的四大戰場。

雖然連鎖咖啡的毛利高達57%,然而,成本上漲仍是星巴克、路易莎、咖碼等業者共同面臨的壓力,除了全球原物料價格上漲,台灣自 2015 年起,連續 6 年調漲基本工資,月薪從 20,008 元調至 27,470 元,漲幅達 37.30%,時薪亦由 120 元調至 183 元,調幅達 52.50%,人事雇用成本逐年增加,在少子化之下,挑戰更加艱鉅。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決戰釋憲》黃國昌稱大法官必須言詞辯論 政委林明昕曝法規:是「ㄉㄜˊ」不是「ㄉㄟˇ」
花蓮縣府花TIME享生活 攜手在地農特產登場台北國際食品展
紙風車反毒戲劇列車暑期開跑 毒防局前進登發國小、阿蓮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