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例兒童猴痘將引爆大流行?醫喊別擔心:性行為是主要途徑

疾管署昨(6/7)日晚間緊急公布首例兒童猴痘個案,是一名就讀就讀幼兒園的新竹4歲男童,受到確診猴痘的同住家人感染,皮膚出現斑疹、丘疹、水泡;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表示,該幼童是透過家戶傳染,不過不太容易再傳染給他人,不用擔心造成大規模感染。

幼兒園4歲男童感染猴痘,疾管署指出,該案6月1日晚間陸續出現發燒、眼睛不適、手腳及軀幹出疹水泡等症狀,6月5日因症狀未緩解至醫院就醫,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猴痘,6月7日研判為確定病例,為輕症個案,目前住院治療中,同住家人發病後與其有日常接觸,研判是家戶感染。

不過以往猴痘感染大都透過性行為感染,此次卻出現兒童接觸型感染,令外界不禁擔憂是否造成新一波流行,黃立民解釋,雖然性行為是猴痘最主要的感染途徑,不過也可以透過飛沫、接觸傳播病毒,不過飛沫跟接觸傳染的效率較差,要密切接觸長時間才會得到,一般人比較不會透過飛沫或接觸傳染,家戶傳染比較有可能,所以不用擔心大規模感染。

黃立民指出,該個案是因為家裡有人得到猴痘,可能整天相處而不小心被感染,不太容易再傳給別人。

至於幼童到幼兒園是否有機會再透過飛沫傳染給別人?黃立民坦言,可能性有,可是必須跟另外一個小朋友長時間接觸才有可能,機會不會是0,但機會比較小一點。

疾管署提醒,猴痘可以透過密切接觸確定個案的皮疹、瘡痂、體液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傳染,例如:與猴痘患者進行擁抱、按摩和親吻,以及長時間的面對面接觸等,經由接觸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損傷的皮膚或黏膜或被污染物品而感染,感染猴痘的症狀包括可能會在身體的任何部位出現皮疹,例如生殖器、肛門、手、腳、胸部、面部或嘴巴等處。

疾管署指出,曾與猴痘個案接觸,仍可正常生活上班上學,若出現皮疹或其他可能的猴痘相關症狀時,請主動聯繫衛生單位,協助安排就醫及診斷,就醫時請佩戴醫用口罩,並主動告知相關接觸史。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洽詢。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