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例》手術超過12小時...台大醫「活體肺葉移植」成功搶救11歲女童生命

11歲的廖小妹(右)藉由父母親(左1、2)捐贈的活體肺葉,在台大醫療團隊的努力下完成全台首例高難度「活體肺葉移植手術」。(圖片來源/台大醫院提供)

國內器官捐贈風氣不盛,許多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常常一肺難求,讓醫界不得不往活體器官移植發展。

11歲的廖小妹原本是個健康活潑的女童,去年5月中旬卻因蜂窩性組織炎住院,6月20日因敗血症開始使用葉克膜治療。沒想到7月15日病情轉趨嚴重,在使用葉克膜狀態下,轉至台大醫院院加護病房接受治療,在通過肺移植評估後,開始等待合適的器官來拯救生命......。

台大醫院於2022年10月27日為仰賴葉克膜維生長達4個月的廖小妹,成功執行台灣首例罕見高難度的「活體肺葉移植手術」,兩位健康器官捐贈者分別是廖小妹的父親和母親,且術後廖小妹的父親已順利返回職場,母親也已恢復正常作息,專心陪伴廖小妹的術後復健。

究竟這項高難度的活體肺葉移植手術是如何完成的?手術過程中最困難的地方在哪?廖小妹及父母親出院後續治療、發展狀況又將如何呢?

(延伸閱讀:緬甸7旬婦腎臟惡化跨海求醫》還原手術原委! 台大團隊成功完成2度腎臟移植 )

全台首例!台大完成高難度「活體肺葉移植手術」

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徐紹勛先指出,器官移植手術的器官捐贈來源可分為「大愛器官捐贈(deceased donor,如腦死器官捐贈及心死後器官捐贈)」與「活體器官捐贈(living donor,如親屬間的活體器官捐贈)」2種。

他解釋,亞洲國家多數都會面臨器官來源不足的窘境,當大愛器官捐贈來源不足時,活體器官移植能適時拯救病人危急的生命。「多年來肝臟與腎臟這兩類型的器官移植手術,使用親屬捐贈的活體器官來進行的手術案例,早已多過使用大愛捐贈器官。」

而台灣的肺臟移植長期以來皆使用大愛捐贈器官來執行器官移植,「台大醫院在2005年7月獲得當時行政院衛生署(現為衛福部)核可准予執行『人體之活體肺葉移植』新醫療技術後,這次第一次成功完成台灣罕見高難度的活體肺葉移植手術,也讓病童及捐贈家屬都能順利回復正常生活。」

徐紹勛指出,2005年7月台大醫院在已故台大胸腔外科創科教授李元麒帶領下,獲得當時行政院衛生署核可准予執行「人體之活體肺葉移植」新醫療技術後,這次是首次成功完成台灣罕見高難度的活體肺葉移植手術。(圖片來源/台大醫院提供)

活體肺移植需2位血型相容、五等親屬,各捐贈一側下肺葉

徐紹勛也指出,活體肺葉移植手術跟肝臟、腎臟不同的地方在於,需有2位血型相容的18歲以上、55歲以下五等親屬,無償各捐贈一側的下肺葉,且捐贈者的體型與肺功能皆須達到捐贈的標準、須有4組醫護團隊同時執行手術。

(延伸閱讀:母捐腎給2歲女兒!台大完成首例10kg以下腎移植》醫解釋為何會發生「幼兒末期腎臟病」 )

全世界首例的活體肺葉移植手術,是美國Dr. Starnes在1992年首先完成的,但他表示近期做最好的要屬日本,「每個地區國家都會想發展這樣的醫療技術,越南曾在岡山大學協助下執行一例,上海醫院也在京都大學腔外科伊達洋至教授協助下執行。」

徐紹勛強調,已故台大胸腔外科創科教授、肺臟移植手術的權威李元麒,當時便將發展「活體肺葉移植手術」列為本科的願景,也讓台大醫院能靠自己的團隊獨立完成,顯示台灣醫療水平已達到世界水準。

活體肺葉移植手術跟肝臟、腎臟不同的地方在於,需有2位血型相容的18歲以上、55歲以下五等親屬,無償各捐贈一側的下肺葉。(圖片來源/台大醫院提供)

手術超過12小時...「勇敢不是沒有恐懼,而是克服恐懼」

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黃俊升也強調,團隊合作一直是台大醫院的職場文化,本次「活體肺葉移植手術」在外科部、麻醉部、小兒部、護理部以及復健部通力合作之下順利完成,「這次有4組醫護同仁合作無間才能執行這項高難度的活體肺葉移植手術。」

徐紹勛表示因長時間使用葉克膜的情況下,廖小妹四肢較瘦弱,手術前發現廖小妹體力狀況又更虛弱,他感性回憶道,「活體肺葉移植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外科醫師在執行第一次手術時,心情跟第一次開車上路一樣,總會忐忑不安,會一直擔心整個團隊、器械是否準備好?病人術後是否能順利存活?我不禁問自己,如何才能鼓勵大家,攜手向前?」

不過他也認為恐懼永遠都存在,但藉由團隊一起合作就能一起解決問題,「我們不斷開會,開了16次大小會議,也慢慢讓團隊建立共識,模擬所有手術流程,知道在哪個步驟會碰到什麼問題、該如何解決。我也想到曼德拉(南非反種族隔離革命家)的一句名言:勇敢不是沒有恐懼,而是克服恐懼。」

(延伸閱讀:顏清標換肝成功》活體「肝移植」困難點在哪?有何後遺症?外科醫師解析 )

徐紹勛表示手術當天早上8點進去開刀房,大概晚上10點多快11點才離開,「手術過程非常冗長,但也順利完成了!很感謝所有同仁一起努力。」

活體肺葉移植手術當天早上8點進去刀房,晚上近11點才結束,醫師表示手術過程非常冗長,但也順利完成,要感謝所有同仁一起努力完成。(圖片來源/台大醫院提供)

外科醫提醒:肺移植後「復健」很重要

最後有媒體問到父母捐贈完肺臟後的狀況,以及廖小妹的肺部在成長過程需要注意的地方為何?

徐紹勛說明,在術前就先看過爸媽的肺功能,確認是足夠捐贈的,「但爸爸有些微高血糖,所以在手術前就已進行血糖控制,讓他身體達到最佳捐贈狀況,這樣才能確保捐贈後肺功能恢復到最好。至於能夠恢復多少,就常見的肺部手術,當我們切除1/5肺部後,會稍微影響捐贈者的肺功能,但經由術後照顧可以慢慢調適。」

至於廖小妹的肺部發展,徐紹勛表示根據日本京都大學的文獻研究顯示,「只要患者持續不斷復健,就能逐漸成長,且在每年成長過程,隨著身高體重的增加,可以使用肺部的情形也會慢慢改善。」

徐紹勛鼓勵廖小妹繼續努力復健、玩switch,讓肺功能逐漸恢復。(圖片來源/台大醫院提供)

廖小妹的父親也出席記者會表示謝謝所有醫護同仁,讓廖小妹能重獲新生,也希望能讓急待捐贈器官拯救性命的國人,多了解一項治療的方法和選擇。徐紹勛也鼓勵廖小妹要繼續努力復健,「要繼續玩switch,讓肺功能逐漸恢復喔!」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台股2022年下跌2成》證券周邊單位獲利出爐 集保蟬聯獲利王 期交所、證交所EPS超過6元
民調》5成民眾期盼總辭或大改組 民眾不耐官員久居其位
泰國3位部長機場親迎疫情後首批中國旅客 北京報復日韓停發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