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350萬人受氣喘、過敏鼻炎所擾!中醫教你下週一使用「三伏貼」效果最好

宜蘭縣中醫師公會監事徐敏真說明三伏貼位置。胡順惠攝
宜蘭縣中醫師公會監事徐敏真說明三伏貼位置。胡順惠攝


據統計,台灣總人口約3成5有過敏體質,相當於350幾萬人,健保光是在氣喘、過敏性鼻炎就耗費約80億點,中醫今(7/11)日提出隱藏版養生術,在特定時節在背上貼敷「三伏貼」,提前在夏季進行預防,降低冬天容易發作的氣喘、鼻炎等過敏發作。

今年三伏日期分別為:初伏(113年7月15日)、中伏(113年7月25日)、末伏(113年8月14日),今年首次三伏日即將到來,高雄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俊龍解釋,三伏天是台灣最熱的時候,因為過敏的疾病都是在冬天發作較多,若要預防應該從夏天就開始治療。

陳俊龍進一步解釋,三伏貼以黃帝內經中「冬病夏治」的概念發展出來,從國內外實證醫學證實,三伏是治療方法的時間表,為一年當中最熱的「三伏天」或「伏日」;貼是指對皮膚發泡刺激性之藥物,在特定穴位貼敷之治療方式。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針灸科副教授廖先胤也說,透過衛生福利部108年的統計,全台有三成五國人有過敏,相當於350幾萬人,健保每年光是在氣喘、過敏性鼻炎耗費近80億點,中醫可以協助調解體質。

廖先胤指出,三伏貼每年超過上千人次進行三伏貼治療,可以幫忙調整免疫,尤其針對氣喘、過敏,若民眾在生理期需要熱敷、風吹容易感冒等都屬於虛寒體質,背部有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運用天氣最熱時透過自然能量,能讓體質從虛寒改變成溫暖體質。

至於一年應該貼幾次?廖先胤說,一次療程是夏至利用天氣最熱貼3次、再來是接近冬至3次,一年6次穴位敷貼,效果可以延續一年後甚至更久,臨床證實5成以上氣喘、過敏等反應都有改善,尤其越年輕治療效果更好,年長者皮膚薄則要注意貼的時間短一點。

三伏貼治療後應注意事項部分,桃園市中醫師公會監事長王國輝說,國中以上到成人最好貼敷半小時到4小時、國小以下半小時到2小時,還是要根據個人耐受度隨時調整,如果貼敷位置有灼熱、刺痛或搔癢感應提早取下。

王國輝表示,民眾貼完三伏貼後,皮膚可能會出現灼熱感、小水泡或是色素沉澱等各種不同情況,基本上都是貼敷過程中的正常反應,請不必過度擔心;貼敷時不宜日曬、游泳或激烈活動,貼敷當天洗澡用溫水淋浴,也不要刷背去角質,飲食部分要少用生冷瓜果或辛辣刺激食物與菸酒。

更多太報報導
輸液進口挨批無法源依據 食藥署把「藥事法」搬出來逐條解釋
流感最年輕死亡案例僅10多歲!疾管署:併發心肌炎住院1個月逝世
快訊/新冠上週99死 !疾管署估下週才是疫情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