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優質安全綠竹筍評鑑出爐 把握產季品嚐清甜竹筍

記者古可絜/臺北報導

迎來綠竹筍產季,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及農糧署北區分署聯合辦理「113年全國優質安全綠竹筍評鑑」今(22)日舉行頒獎典禮,現場同時展示綠竹叢,由筍農示範栽種到採筍的知識,透過食農教育讓民眾了解食材的生產過程,進而鼓勵民眾支持購買在地農產品,成為農業永續發展的助力。

113年全國優質安全綠竹筍評鑑分為有機、產銷履歷及溯源3個組別,由產官學界專家針對外觀色澤、肉色氣味、柔嫩度、糖度四項目評分並通過農藥殘留檢驗,參賽農民代表涵蓋基隆到屏東共8個縣市、32鄉鎮產區農會推薦,共計147位;今日頒獎典禮由農糧署代理署長蘇茂祥,頒獎表揚獲獎農民,同時鼓勵現場農友、單位共同輔導綠竹筍產業永續發展。

5至9月份是綠竹筍產期,全臺種植面積約7千公頃,七成在北部地區,今年三組冠軍皆獎落最大產區的新北市,「溯源組」為三峽區陳國隆、「產銷履歷組」為五股區林仕相,參加履歷驗證須遵循臺灣良好農業規範並登錄耕作過程;「有機組」冠軍為八里區李祥溪,以不使用化學農藥、肥料的友善土地耕作方式,並榮獲該組甜筍王雙霸主。

為推動食農教育,讓民眾了解食材背後的生產過程,活動現場設置綠竹叢,由筍農示範竹苗栽植,從第2年起要定期施肥、培土、清除老竹頭及側芽等工作,好讓新筍有良好環境發育,等到3年後才開始量產生筍,且採筍時得要抓緊時間,在竹筍未冒出土轉綠變苦前採收,所以每一根鮮嫩的綠竹筍皆來之不易,農糧署鼓勵民眾把握產季品嚐清甜竹筍,以行動支持在地農民。

農糧署鼓勵民眾支持購買在地農產品。(記者古可絜攝)

113年全國優質安全綠竹筍評鑑頒獎,農糧署鼓勵民眾把握產季品嚐清甜竹筍。(記者古可絜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