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3大策略迎戰高強大 力拼50款鮮食年銷破億

記者 溫子豪 報導

衝過新冠肺炎疫情陰霾,各行各業有如浴火重生。全家便利商店今(2023)年邁入營運第35週年,董事長葉榮廷今(17)天發表疫後布局藍圖,面對「高齡化」、「強競爭」、「大缺工」等3大挑戰,將以「OMO全渠道」、「APP會員經營」與「營運智能化」迎戰。目前已投入至少百億元興建鮮食廠房,成立食品公司,更將透過異業合作,媒合水電、冷氣工到府修繕,滿足消費者所有生活需求。

疫情改變民眾購物習慣,網購、外送等新型態消費方式蓬勃發展,嚴重打擊實體零售通路。而全家今年上半年營業額依然創下新高,達到478.44億元,年增率突破10%,稅後淨利7.19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7.01億元,與去(2022)年同期相比成長31.26%與33.73%。

由於泛鮮食占整體營收逾3成的比重,近期大幅拓展鮮食市場,像是與長榮空廚合資成立「長家國際食品」、購地興建福比麵包2廠與湖口第5鮮食廠、啟用新台中物流中心…等。

葉榮廷表示,疫情對零售業影響巨大,在民眾不出門購物的情況下,唯獨「即食型自有鮮食」業績屹立不搖。探究原因在「全餐期支援」、「本質精進」與「趨勢洞察」。商品除了要好吃、好看、物超所值外,還要跟上最新的低碳蔬食與健康飲食趨勢,讓消費者能隨時「嚐鮮」,因此陸續推出媽媽煮藝、SOHOT炎選現作、聯名餐點…等不同商品,至今已開發近30種「億元級」鮮食,今年底將力拼50款鮮食年度業績破億元。

針對疫後營運布局,葉榮廷指出,零售業正面臨「高強大」3大挑戰,分別為「高齡化」、「強競爭」與「大缺工」,將朝3大發展目標前進。首先是「OMO全渠道對應高齡化的居家商機」,除了在實體店鋪供應鮮食外,預計今年底前開出至少50間「FamiSuper選品超市店」,並以「FamiNow」提供消費者預訂快取、跨店取、外送到府等彈性服務。

第2發展方向為「APP會員經營」,現階段全家會員超過1,670萬人,貢獻整體營收占比達5成,接下來透過「隨買跨店取」、「包裹預約取」…等功能,提高民眾打開APP的頻率,並經由「全盈+PAY」擴大點數生態,增加全家點數的流通性。第3是「營運智能化」,運用智能科技減少店員勞務,把工作重心放在顧客服務方面,並吸引人才加入。

全家便利商店總經理薛東都透露,為了讓消費者與全家便利商店的關係更緊密,現正規畫全新媒合服務,透過APP就能預約水電、冷氣等各式家電修繕師傅到府,會員不須擔心因不懂行情而遭「宰客」。相關產業也能加快數位升級,一舉多得,最快明(2024)年讓新服務上線。

事實上,7-ELEVEN則是積極發展「OPEN POINT生態圈」,集結icash2.0、icash Pay與OPEN錢包等支付工具在統一集團內消費,也能在美廉社、台灣大車隊…等各通路使用。同時聯名各大名廚、餐廳研發「星級饗宴」鮮食,打造全新品牌「莎拉沐Salad Mood」,以多元、便利的服務內容鞏固市場。

原文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