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國安高層力阻港清盤人凍結台蘋資金

港府發動壹傳媒清盤,台蘋未來動向被視為中國測試將港版《國安法》管轄延伸至台灣的關鍵指標,左圖為國安會祕書長顧立雄。
港府發動壹傳媒清盤,台蘋未來動向被視為中國測試將港版《國安法》管轄延伸至台灣的關鍵指標,左圖為國安會祕書長顧立雄。

港版《國安法》2020年7月生效,許多民主派人士遭拘捕,香港《蘋果日報》被迫停刊,《立場新聞》《眾新聞》也在今年初接連宣布停止營運;一海之隔的台灣,則有台灣《蘋果日報》受牽連。在壹傳媒董事會主席葉一堅等4名董事請辭後,港方清盤人向台蘋往來的3間金融機構發函凍結帳戶,被視為港版《國安法》延伸至台灣的關鍵指標。國安高層不僅緊盯事件發展,並在符合相關法規下出手阻擋,防止港方勢力介入台蘋,文化部甚至發函台蘋,要求不得跨境傳輸所保有的所有個人資料,避免台蘋擁有的機密資料庫落入對岸手中,使特定人受到政治迫害。

2021年6月17日,港警以違反《國安法》為由逮捕壹傳媒高層、凍結香港《蘋果日報》(下稱港蘋)資產,驚動港台,此舉也導致港蘋資金乾涸,黯然停刊;同年9月5日,香港壹傳媒董事全面請辭,港府財政司遂向香港法院申請清算解散壹傳媒公司,自此,港版《國安法》的陰影開始壟罩台灣蘋果日報(下稱台蘋)。一名政府官員說:「壹傳媒清盤後,這件事開始進入國安會視野。」

政府官員表示,許多人當初是信任黎智英的反共立場,才向《壹週刊》《蘋果》爆料,這些信任無法隨著清算或交易轉移。(達志影像)
政府官員表示,許多人當初是信任黎智英的反共立場,才向《壹週刊》《蘋果》爆料,這些信任無法隨著清算或交易轉移。(達志影像)

 

總統蔡英文在港版《國安法》通過後曾明確宣示,政府會緊盯港版《國安法》的施行,必要時對國民、國家相關組織發出警訊、指引,使國人不因港版《國安法》施行受傷害。據悉,對於外界憂心台蘋成為國內第一個港版《國安法》受害者,國安會祕書長顧立雄曾私下表示,只要此事是基於港版《國安法》而進行,政府一定會盡全力阻擋。

香港法院去年11月改派香港譚競正(圖)會計師事務所為清盤人,引發側目。(翻攝香港財務專業協會臉書)
香港法院去年11月改派香港譚競正(圖)會計師事務所為清盤人,引發側目。(翻攝香港財務專業協會臉書)

 

本刊掌握,港府去年11月改派譚競正會計師事務所接任臨時清盤人後,清盤人立刻出招,向台蘋往來的3間金融機構申請凍結帳戶。據悉,當時其中一間金融機構曾請示主管機關意見,國安高層聽聞此事直斥:「豈有此理!」出手阻攔,最後清盤人的請求不獲同意。

前壹傳媒董事會主席請辭所有職務,圖為前台灣《蘋果日報》負責人葉一堅。(翻攝葉一堅臉書)
前壹傳媒董事會主席請辭所有職務,圖為前台灣《蘋果日報》負責人葉一堅。(翻攝葉一堅臉書)

 

港派清盤人 要求台蘋移交

知情官員直言,依《銀行法》規定,有關凍結財產,必須有法院裁定,「沒經過我們法院裁定,憑什麼可以碰台灣的帳戶?這項請求在台灣根本無法成立。」

港蘋留下來的資料被印出裝箱,黎智英的助理Mark表示這些資料將被清盤人帶走檢視。(Mark Simon提供)
港蘋留下來的資料被印出裝箱,黎智英的助理Mark表示這些資料將被清盤人帶走檢視。(Mark Simon提供)

 

事實上,早從香港法院去年10月15日指派香港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為壹傳媒的臨時清盤人後,兩岸就頻頻為此事交手。本刊調查,安永接獲任命以後,立即隔海發函給台蘋,要求清點並移交資產;雖然這封信只是依一般公司清算的標準流程,要求台蘋交出設備、支票存根、支票簿、公司章、固定資產登記、現金存貨等,但對台灣政府而言,不啻敲響警鐘,也進一步促成國安、兩岸、財經等相關部會坐下來認真討論此事。

港蘋遭港警搜查,各界憂台蘋也步上後塵。(達志影像)
港蘋遭港警搜查,各界憂台蘋也步上後塵。(達志影像)

 

政府知情人士說,一般媒體買賣,只要合乎資格,政府沒有立場介入,但清算壹傳媒追根究柢是從港版《國安法》出發,港府用政治理由沒收壹傳媒最大股東黎智英的財產,進而要對台灣的公司進行處分,這件事從根源上就存在不正義的因素,況且「這不是一家一般的公司,是一家對台灣輿論環境相當有影響的公司,政府當然必須關注」。

籲否准交易 防國安法侵台

譚競正(圖)會計師事務所擔任清盤人後,立刻出招申請凍結台蘋帳戶。(翻攝滬港聯合控股有限公司 官網)
譚競正(圖)會計師事務所擔任清盤人後,立刻出招申請凍結台蘋帳戶。(翻攝滬港聯合控股有限公司 官網)

 

事實上,譚競正會計師事務所接手壹傳媒清盤人後,政府甚至憂心,清盤人是否已與現在台蘋管理層達成默契。過去在葉一堅擔任負責人時,台蘋力推交易,但都卡在香港母公司的政治問題,導致買家卻步;隨著香港壹傳媒董事會解散、清盤人進場,去年12月台蘋主動報導「清盤人告知買賣案正在進行」的訊息,台灣方面解讀「香港清盤人帶來新買家」,對買家身分感到不安,隨後又見到台蘋工會聲明,在合法、保障勞工權益與資安前提下,「樂見」清盤人執行清算或交易,更加深政府疑慮。

經民連召集人賴中強呼籲政府不應允許港方清盤人或其委任者的就任申報。
經民連召集人賴中強呼籲政府不應允許港方清盤人或其委任者的就任申報。

 

關心台蘋議題的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呼籲,若香港清盤人要主導台蘋交易,要求經濟部變更台蘋負責人,經濟部應該否准;若港方要連台蘋一同清算,需向台灣法院進行清算人就任申報,他呼籲台灣法院若收到申報,應駁回不准許,否則等於變相讓《國安法》來台。

港蘋歷經國安搜查,許多電腦主機都被國安帶走。(港蘋提供)
港蘋歷經國安搜查,許多電腦主機都被國安帶走。(港蘋提供)

 

政府之所以如此憂心台蘋遭港方介入,另一原因也是因台蘋、台灣《壹週刊》手中握有大量檔案的資料庫。一位已經離職的蘋果資深員工說,台蘋設有資訊統籌中心,接受民眾投訴爆料;創刊時基於台蘋鮮明的反共色彩,有不少批判中共或與中國有關的爆料進到報社。投訴者可能是台商、中國人、台灣學生、陸生等,投訴內容上從控訴中共政權不法,下至地方商業糾紛都有;這些投訴會從資訊統籌中心發派給各相關路線記者查證,採訪內容無論是否出刊,都會回復資統並建檔、存留光碟。

台蘋自2003年創刊以來累積許多爆料資訊,不少與中共有關。
台蘋自2003年創刊以來累積許多爆料資訊,不少與中共有關。

 

台灣《壹週刊》則設有研究資料中心,長年整理台灣名人個資檔案,掌握這些資料,就能掌握台灣政商往來的脈絡細節。這些資料在台灣《壹週刊》停刊後,仍留存至今。

 

資料若易主 昔匿名恐曝光

台大校長管中閔匿名替《壹週刊》寫評論曾引發爭議,台灣政府憂心,類似這樣的匿名評論者身分,也可能因港方清算、交易而曝光。
台大校長管中閔匿名替《壹週刊》寫評論曾引發爭議,台灣政府憂心,類似這樣的匿名評論者身分,也可能因港方清算、交易而曝光。

 

此外,台蘋資料一旦易主,還可能曝光匿名社論撰寫者。一名關切台蘋的學者舉例,台大校長管中閔擔任經建會及國發會主委期間,在台灣《壹週刊》匿名寫評論,被監察院認定違法兼職予以彈劾,公懲會也判決申誡處分;但在公懲會合議庭上,《壹週刊》都未透露管中閔到底寫過哪幾期社論。

這名學者表示,一家恪遵倫理規範的媒體,不會透露新聞來源與匿名作者的相關訊息;但若從公司的稿費支付時間、對象追查,就能清楚知道是誰匿名寫哪幾期社論,且從記者與報社的溝通訊息,也可一窺部分新聞的消息來源。他說,一旦這些行政資料落入中國手中,且新聞、評論內容被認定有「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意圖,記者、消息來源、社論作者恐都難逃《國安法》魔掌。

台蘋去年紙本停刊,如今只剩數位版的新聞網運作。
台蘋去年紙本停刊,如今只剩數位版的新聞網運作。

 

台蘋光在去年下旬,就透過2波大量解雇,資遣500多名員工,加上香港高層被捕、創刊主管與資深員工陸續離職,使公司產生訊息斷層。前蘋果員工說,500多名離職員工的電腦一直堆在公司,就連IT人員都被資遣,「到底誰有空去清那些電腦資料」。

政府知情人士表示,過去大家基於對壹傳媒集團、黎智英的信任,把爆料資料給《蘋果》、匿名在《蘋果》撰寫批判中共政權的文章;未來如果台蘋經營權移轉,「信任無法轉移」。就算《蘋果》掌握的爆料資料無涉國安,僅是私人醜聞,也難保這些資料落入所謂境外敵對勢力或其關係緊密者手中,不會讓被爆料者因此受到要挾,做出危害國安的行為。

港警去年逮捕壹傳媒5高層、凍結公司資產,最後港蘋被迫停刊。(達志影像)
港警去年逮捕壹傳媒5高層、凍結公司資產,最後港蘋被迫停刊。(達志影像)

 

另名政府官員也說,一旦《蘋果》的資料為北京所用,不只有可能藉此羅織罪名,也可能被變造為假訊息散播,真假摻雜,一般人難以辨別,恐擾亂台灣輿論環境。

文化部發函 要求銷毀個資

為防範資料外洩,政府跨部會討論因應之道,但因台蘋是私人公司,政府欲關切此事面臨重重困難。知情人士強調,台灣是民主法治國家,首先要思考有哪些法律工具可運用,其次還要考慮政府與媒體互動的分際,避免侵犯第四權;媒體人出身的文化部長李永得在交換意見過程中,就很明確表示,政府不應直接將手伸進媒體。

但在國安大前提下,又需兼顧法理情,最後執政團隊決定,由文化部發函台蘋,要求台蘋應拒絕香港法院及指定清算(盤)人指令及要求,並且主動或依當事人請求後銷毀保有個資,「不得跨境傳輸所保有的所有個人資料」。

為防止資料外流危害國安,文化部去年發函台蘋要求「不得跨境傳輸所保有的所有個人資料」。圖為文化部長李永得。
為防止資料外流危害國安,文化部去年發函台蘋要求「不得跨境傳輸所保有的所有個人資料」。圖為文化部長李永得。

 

政府知情人士坦言,此刻政府著力點「確實不大」,文化部發函已是強烈的表態。另一名政府官員也對本刊表示,這些屬於私權的事,政府無法主動插手,但「只要來問,政府一定會表達立場」。

中方勢力除了可能透過清盤人影響台蘋,本刊也掌握,市場傳言,因台蘋面臨資金短絀疑慮,有親藍人士主動接洽台蘋,提議出借一億元應急,解決營運危機。但是外界解讀,這筆錢可能「以債作股」,未來台蘋若無力償還,該人士就能藉此拿到台蘋經營權;這名藍營人士,過去長期有對經營不善企業進行紓困的紀錄,但他的資金來源及出借資金的真正目的,都讓外界有所疑慮,目前國安單位也密切注意此事。

老員工害怕 出國門遭送中

台蘋創刊18年來,兩岸關係時而緩和、時而緊張,一名離職的台蘋資深員工說,過去台蘋記者如果赴中採訪,都須以私人身分祕密前往,不只要帶一次性手機,還被要求不得透過發稿系統傳稿,搞得像做諜報工作。

對於台蘋記者入境,中方當然也知情,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仍曾發生台蘋記者赴中採訪被當局關切、甚至出動報社高層飛到中國交涉,才把人放出來的事,足見相關工作如履薄冰。

台蘋去年大量解僱約500名員工,這些人留下的資料內容、保密程度都是未知數。
台蘋去年大量解僱約500名員工,這些人留下的資料內容、保密程度都是未知數。

 

香港《國安法》第38條規定,「不具有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身分的人,在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針對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本法規定的犯罪的,適用本法。」等於將全世界的反中共作為都納管。已離職的台蘋資深員工感嘆,自己1/3的人生在蘋果工作,難道未來就要因此活在恐懼之下、不能踏出國門?

他說,或許有些人會覺得他言過其實,但他覺得此事「很嚴重」。未來一旦疫情過去、全球交通恢復,也許世界反中情緒也淡化,沒人能預知中國未來要做什麼,「我不希望20年後出國旅遊,突然在外地被中國抓走。」

【點擊下方「查看原始文章」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全文】得標軍火商親屬多為現職人員 中科院爆重大人事弊端
【全文】中間選民棄投全線潰敗 朱立倫重傷侯友宜中道圖存
【全文】公投宣示打造新經濟奇蹟 蔡蘇體制再確立備戰2022

今日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