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藥華藥全球大躍進 林國鐘:2023是獲利元年

靠一顆藥打敗國際大藥廠,林國鐘率藥華藥前進美國波士頓,決戰世界級新藥舞台。
靠一顆藥打敗國際大藥廠,林國鐘率藥華藥前進美國波士頓,決戰世界級新藥舞台。

藥華藥2021年底以新一代長效型干擾素新藥「百斯瑞明」,打入美國罕見血癌用藥市場,拿下7年孤兒藥獨賣權,去年營收成長逾3倍,被列入MSCI全球標準型指數成分股,不僅榮登台股生技股王,也入列本刊百強企業第62名。喜訊連傳,藥華藥創辦人兼執行長林國鐘接受本刊專訪時,自信滿滿地喊出:「藥華藥以台灣為製造基地,將前進美國波士頓設研發中心,擴大新藥新臨床試驗,今年要轉型為獲利型公司。」

「我們是台灣第一家國際級新藥公司,贏過瑞士的諾華(Novartis)、羅氏(Roche)和美國的默克(Merck)。」去年底,藥華藥創辦人兼執行長林國鐘接受本刊專訪,在總部門口高分貝挑戰國際大藥廠。

林國鐘小檔案

  • 年齡:74歲

  • 現職:藥華藥創辦人兼執行長

  • 學歷:美國密蘇里大學有機化學博士

  • 經歷: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後研究、美國藥廠Biogen創新藥研發計畫主持人、美國藥廠Monsanto-Searle創新藥研發專家;2019年靠長效型干擾素新藥,獲美國癌症研究治療基金會頒人道主義獎,成為亞洲第一人

  • 家庭:已婚,育有2子

9年虧百億 新藥成金雞母

藥華藥花16年成功研發干擾素新藥,2023年公司可望獲利。
藥華藥花16年成功研發干擾素新藥,2023年公司可望獲利。

林國鐘個頭不高,口氣卻很大,他成立藥華藥,花16年研發罕見血癌新藥「百斯瑞明」(Besremi),讓他在2019年贏得美國癌症研究治療基金會人道主義獎,也是亞洲首位獲獎者,百斯瑞明成功在歐盟、台灣、瑞士、以色列、南韓、美國上市,「最快第一季拿到日本查廠認證,就等藥證了。」

俗稱「干擾素」的百斯瑞明,被林國鐘譽為「上帝的恩賜」。其實,干擾素原本就存在人體,當病毒入侵時,體內會大量製造干擾素對抗病毒,一旦干擾素不足,就有感染病毒的風險,「患者必須長期注射干擾素,防止繼續惡化或修護病變基因。」林國鐘解釋。

說著說著林國鐘突然冒出一句台語「好好人注到要死要活」,原來這是打傳統干擾素的副作用,「傳統干擾素有類COVID-19症狀,會突然發燒、寒顫等,身體會變得很虛弱,我們把新一代干擾素的副作用減到最低。」

林國鐘(前右五)與學妹詹青柳(前右六)助藥華藥搶下在美孤兒藥7年獨賣權,上市典禮吸引官員來祝賀。(藥華醫藥提供)
林國鐘(前右五)與學妹詹青柳(前右六)助藥華藥搶下在美孤兒藥7年獨賣權,上市典禮吸引官員來祝賀。(藥華醫藥提供)

2021年11月,百斯瑞明打入美國,突破羅氏、默克長年寡占的市場,搶下7年的孤兒藥獨賣權,推升去年營收大翻逾3倍,直奔生技股王,首度擠進本刊百強企業第62名,並列入MSCI全球標準型指數成分股。

藥華藥榮耀滿滿,但外界更關注的是,公司自2014年掛牌後年年虧損,至今已虧逾百億元,到底何時能轉虧為盈?對此,林國鐘自信說道:「我們要從研究型公司轉型為獲利型公司,今年很有機會賺錢。」

台設3基地 波士頓戰天下

罕見血癌新藥昂貴,每人5年總醫療費至少1.45億元,藥華藥新藥百斯瑞明已獲健保補助。(藥華藥提供)
罕見血癌新藥昂貴,每人5年總醫療費至少1.45億元,藥華藥新藥百斯瑞明已獲健保補助。(藥華藥提供)

林國鐘打的如意算盤是,百斯瑞明是治療紅血球增多症的罕見疾病用藥,預估每位病患5年總醫藥費至少1.45億元,只要這顆藥納入保險給付,就能降低病患的使用門檻,「美國已納入聯邦健保給付,台灣去年9月納健保,南韓正在討論納保的可能性。」

這也讓林國鐘更有底氣,展開藥華藥最大規模的資本支出,去年豪砸85億元,定調以台灣為製造基地,選定台中后里、新竹縣竹北為新藥製造廠,更標下桃園航空城土地,計畫以冷鏈設備儲存新藥,還要前進全球新藥一級戰區美國波士頓,對決國際藥廠。

波士頓有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臨床資源,因此吸引各地資金湧入,「國際大藥廠諾華、百健都在這裡設研發中心,藥華藥研發中心設在Bedford,繼續干擾素新藥的研發,將鎖定免疫學、癌症兩大領域。」林國鐘說。

藥華藥新廠落腳新竹生醫園區,占地超過5萬平方公尺,將做為新藥製造之用,計畫聯手台大醫院投入細胞治療。
藥華藥新廠落腳新竹生醫園區,占地超過5萬平方公尺,將做為新藥製造之用,計畫聯手台大醫院投入細胞治療。

藥華藥波士頓研發中心預計在今年第一季啟用,林國鐘多次赴美盯進度,他動用私交,挖角法國藥廠賽諾菲(Sanofi)免疫學群最高主管林俐伶,出任藥華藥首任科學家,還親自面試找人才,誓言5年內組百人研發團隊。

話鋒一轉,林國鐘憂心忡忡提到新藥針對血癌的第二個臨床進度,正是已獲美國孤兒藥資格的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最嚴重可能中風,但20幾年來沒新藥,我們臨床進度又受疫情拖延,明年上半年才會完成完整三期。」

據本刊掌握,醫界冀望藥華藥加速跨出血癌領域,國內醫院看好干擾素能治療神經脊髓炎,日前跨年結束後,祕密派人拜訪林國鐘,商議新一波臨床試驗,在更早之前,美國、日本也有醫生請託藥華藥做皮膚T細胞淋巴癌臨床。

擴大適應症 年商機數千億

新藥百斯瑞明適應症超過20種,林國鐘看好繼「紅血球增多症」之後,「血小板增多症」有望拿下第2張藥證。
新藥百斯瑞明適應症超過20種,林國鐘看好繼「紅血球增多症」之後,「血小板增多症」有望拿下第2張藥證。

難道干擾素能治百病?「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這麼形容,中醫有君臣佐使的用藥原則,干擾素就像君藥,很多適應症需要它,我們要擴大投資新藥的其他適應症,準備投入四個臨床計畫。」林國鐘自豪說道。

他轉頭翻出國際報告來比對,「你看AbbVie開發的新藥Humira可用14種適應症,一年商機有200億美元,我們的干擾素適應症包括血癌、實體腫瘤、淋巴癌、病毒性腦炎、慢性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罕見自體免疫神經疾病等,超過20種。」

林國鐘喝口水後繼續分析,「一般新藥平均開發成本約60億美元,我們只用了近10億美元,效益確實不錯,台灣是有機會從新藥發展生技,縱使起步慢,但此時產業環境與美國相去不遠,我看好台灣10年後會出現二至三家國際級新藥公司。」

他的信心,來自日本統治台灣時打下的生技基礎,「當時台灣人想念書就去讀醫科、當醫師,長年做出很多研究,卻看不起商用市場,直至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推新藥條例、前美國FDA高官陳紹琛(現北極星首席科學顧問)推醫藥品查驗中心,醫師才驚覺手中技術能開公司,開啟白袍創業潮。」

日韓非對手 台北10年可期

「台灣以美國模式推動生技,更容易接軌國際,台北10年後很有機會成為亞洲生技研發中心。」林國鐘觀察,日本缺乏彈性,新藥必須在當地重啟臨床才能申請藥證,南韓雖然生技代工很強,但新藥實力與台灣懸殊太大,「前陣子南韓很多生技公司掛牌,我看了才發現幾乎是失敗案例。」

他直言,台灣的資本市場比美國更有利發展生技,「美國生技公司由基金公司投資,一旦績效不佳,立刻被抽銀根,因此常有生技公司倒閉;台灣是自然人投資居多,縱使臨床失利,仍支持做到最後一刻。」林國鐘堅定說,投資生技業沒到最後一刻,不會知道結果。

林國鐘是新藥研發老將,早年在美國百健藥廠,成功研發治療氣喘藥物,為公司賺進1.5億美元授權金。1997年,時任經濟部長的尹啟銘跑去波士頓找他,「台灣電子業已有很好成績,接下來要發展生技產業。」林國鐘為此往返台美超過40趟,他回憶:「當時李國鼎年邁走路緩慢,仍見我討論生技新藥;楊世緘(時任政務委員)堅定地告訴我,生技就是台灣下一步發展方向,希望我回台灣。」

2003年南港軟體園區二期落成,吸引中研院育成中心、藥華藥、合一等知名生技廠進駐。
2003年南港軟體園區二期落成,吸引中研院育成中心、藥華藥、合一等知名生技廠進駐。

2003年,林國鐘決定回台成立藥華藥。他笑說,為了找地找到很頭疼,「前經濟部長何美玥促成藥華藥落腳南港,問題是手中沒錢,沒賺錢也無法掛牌,她在工業局副局長任內,決定由工業局幫生技公司背書,IPO鬆綁後才能去資本市場募資。」

「新藥研發階段沒有實品,就像《侏羅紀公園》基因改造,科幻到很難籌錢。」林國鐘透露,新藥研發靠經濟部科技專案補助支持,從研發到動物試驗一共拿到2億多元補助,後續臨床就沒有再申請,「隨著生技公司愈來愈多,就有僧多粥少的問題,我只要看到經濟部長王美花,都請她把餅做大,才能挖掘有潛力的新藥公司。」

揮別交割股 感念張添投資

林國鐘(左)為新藥老將,曾為美國百健研發出治療氣喘藥物,如今靠藥華藥新藥,再戰國際舞台。
林國鐘(左)為新藥老將,曾為美國百健研發出治療氣喘藥物,如今靠藥華藥新藥,再戰國際舞台。

藥華藥因百斯瑞明翻紅,其實這顆新藥原本是肝病藥物,2008年奧地利孤兒藥公司AOP執行長上門合作,幫助林國鐘將新藥轉入孤兒藥,但雙方卻在合作第八年生變,鬧上國際仲裁,藥華藥甚至陷入長達8個月的全額交割,林國鐘強調:「我們向來按部就班做事,遇到問題就正面解決。」

宏亞食品創辦人張添(圖)大膽投資數千萬元,助同鄉林國鐘開發新藥成功。(聯合知識庫)
宏亞食品創辦人張添(圖)大膽投資數千萬元,助同鄉林國鐘開發新藥成功。(聯合知識庫)

如今,新藥成功打入國際市場,林國鐘算是苦盡甘來,他最感謝的貴人,是出身台中太平的宏亞食品創辦人張添,街頭巷尾熱銷的七七乳加就是宏亞產品,「當年他聽不懂藥華藥要做什麼,但一聽說我們是同鄉就投資幾千萬元。」其實張添患有肝病,而他也是藥華藥在台灣編號第一號的患者。

這一路走來,林國鐘冀望將新藥研究經驗傳承下去,「生技學術圈有句話,念生物科技會找不到工作,就連陽明交大免疫學博士也沒工作,如果轉去做保健食品、化妝品就可惜了,有志者可以加入藥華藥,即使面試不適合,我也會幫忙轉介其他公司。」


【點擊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全文】洪一中接台鋼雄鷹總教練 謝裕民拚運動產業百億營收
【全文】全力爭取經營大巨蛋 辜仲諒:催生亞洲職棒大聯盟
【全文】搭林杏兒競總車送文宣夾現金 蕭景田買票影音檔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