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 SONY Xperia 1 VI 開箱! 相機實測! 長焦覆蓋更遠更清晰、2日長續航、頂尖影音娛樂效能~

​​

Wow~ 近幾年 Xperia 系列機款不斷突破在突破,隨著人們日常對影音娛樂需求增長,這次全新 Xperia 1 VI 順應主流,將經典 21:9 機身改為 19.5:9螢幕比例,並加入 SONY 顯示器獨家Power by BRAVIA 與 Sunlight Vision 技術,帶來更優異的視覺體驗,長焦鏡頭則升級至 85mm-170mm光學焦段及微距拍攝,Alpha 相機UI 也經過整合和優化,而 裡裡外外新升級不僅於此,還有哪些大改造? 攝錄效能有哪些進化? 來看看開箱及相機實測吧~

外觀變化與規格升級

Xperia 1 VI 延續上代微菱格紋理與 V 型防滑溝槽設計,你是不是覺得尺寸好像變大了? 沒錯! 1 VI揮別 21:9 比例,並為符合大眾”直向”觀看習慣,採用 6.5吋 19.5:9 全新螢幕比例,同時也補齊 1~120Hz 的動態刷新率,搭配 DSEE ULTIMATE 音質還原技術,讓影音視覺體驗大幅提升。

機身尺寸為 162mm x 74mm x 8.2mm,雖然尺寸加寬一些,但單手持握是完全沒問題的,質感菱格紋理的機背同時兼具抓握感,更有不易沾附指紋及防刮傷的優點。

右側的經典相機快門鍵( HWB捷徑)也完整保留,按鍵細緻的菱格顆粒感,在按壓時有很扎實的回饋感,螢幕休眠狀態長壓快門鍵,即快速開啟相機功能,不錯過每幕精彩畫面。

側邊為音量調整鍵、指紋辨識器兼電源鍵,可透過設定開啟 Google 語音助理快捷 。

頂部配置 3.5mm耳機孔及降噪麥克風,搭載藍牙 5.4,可支援 Hi-Res,LDAC,DSEE Ultimate 數位音質還原技術與 360 Reality Audio Upmix 360空間模擬音效,能將立體聲音訊形成 360度音效,增強音場的空間感,讓音樂聽起來更加豐富和立體。

另外,為讓手機在連網或多工處理運行保持最佳散熱效能,採用輕薄 VC均熱板及石墨烯散熱系統,能透過大片散熱面積強化溫控效率,手機厚度還減少 0.1mm,全機並具備 IP65 / IP68 防塵防水,Xperia 1 VI 防護做得相當足夠,難得的是重量能維持在 192g內。

SIM 卡槽維持經典凹槽設計,用指尖稍微摳開即可,卡槽採用三選二設計,支援 5G雙卡雙待,支援 MicroSD 擴充最大至 1TB,提供最高 Wi-Fi 7連網能力。 (將於後續軟體更新後支援)

色款方面,上代好評的「墨綠」、「夜黑」皆有引進,這次”「霧白」”「緋紅」也回應大家的期待會來台灣喔~ 儲存空間則有 12GB+256GB 與 12GB+512GB 兩種版本選擇。

全新相機UI、4800萬像素主鏡頭與覆蓋85mm~170mm長焦鏡頭

Xperia 1 VI 除了機身尺寸改變,新機變化最大的就是相機 UI介面,並擁有來自 Alpha 相機 AI技術,搭配高通 Snapdragon 8 Gen 3 處理器高階的 AI智慧影像演算能力,提升影像散景、白平衡、對焦及 HDR 等表現,也就是 1 VI 的相機比上代更好攝錄了。

這三顆後置鏡頭皆有 ZEISS T* 鍍膜認證,鏡頭依序為 16mm 123° 超廣角 (F2.2) 、24mm主鏡頭(F1.9、1/1.3.5 Exmor T for mobile 雙層感光元件) ,這顆 23mm主鏡頭提供 4800萬畫素輸出模式,可支援 2x無損變焦,第三顆則為覆蓋 85mm~ 170mm 的長焦鏡頭 (F2.3~F3.5、1/3.5 吋感光元件),新增源自 Alpha 的 AI 姿勢預測功能、微距功能,同樣支援每秒 30張超高速連拍、即時眼部/物件追蹤對焦、4K 120fps 錄影及 FlawlessEye 的 Optical SteadyShot 光學防手震。

而 1200萬畫素長焦鏡頭從上代最高 125m大幅調整至 85mm~170mm的光學焦段,比起上代 5.2x 進化到 7.1x光學變焦拍攝,簡單白話講,就是能捕捉更遠的畫面、取景更有彈性,同時有 Alpha AI 技術與處理器 AI 影像演算,成像細節能純粹清晰。

開啟相機後, ㄟ? 拿錯手機了嗎? 哈哈哈,UI 介面完全整新翻修呀,將以往各自獨立的 Photography Pro、Videography Pro 合而為一(Xperia 1 VI上市後 UI系統會更新更完整,請再等等),在切換拍攝焦段、轉換錄影能更加直覺順暢,拍攝模式提供更多、慢動作、影片、相片、背景虛化、專業等,預設焦段有 0.7x、1x、2x、3.5x、7.1x,並新增5款風格濾鏡(三環圖示),左側為智慧場景辨識、閃光燈及 Google lens 智慧鏡頭。

點進"更多”項目,提供了長焦超近拍攝、48MP、背景虛化影片、即時串流、寬景模式等,”專業”項目則有色溫、ISO等自由參數調整,點按”Fn” 能進階設定峰值、檔案格式、濾鏡、臉部/眼部AF、對焦區域、連拍過片模式、Creative Look 創意外觀等,左側為PSM模式。

熟悉完全新設計的 UI 介面,來看看相機實拍表現,Xperia 系列的相機 AI 一向介入不多,全新 Xperia 1 VI 導入更多 AI 影像演算應用,但又不會過度優化,而是在白平衡、散景、光線陰影細節取得更好的平衡,藍天與建築物顯色自然真實,窗戶陰影區域動態範圍表現不錯,不會黑壓壓讓細節更豐富,較驚艷的是在逆光抑制能力比上代出色。 更多相機實測👉 https://www.mcdulll.com/sonyxperia1vi/

看更多麥兜小米的文章
LG StanbyME 小蜜友藍牙喇叭 XT7S 讓LG StanbyME 閨蜜機音場全面再進化 追劇聽音樂超享受超滿足
萬元 POCO F6 開箱實測! 性能均衡、影音娛樂強悍、優質相機,遊戲玩家首選~

👉逛逛SONY旗艦店!6月品牌月手機、電視全館5折起,下單再抽萬元劇院組合
👉Amazon免運送台灣!SONY Xperia 10 VI 最新智慧型手機,優惠價索粉快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