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都是放牛班 新上國小迎接水牛到來

新上國小長期推動食農教育,一系列的課程都有豐碩精彩的成果,學校行政團隊更突發奇想,希望帶著學生從早期的「牛耕文化」來了解台灣農村文化與精神,在校長的奔走下,與自然農俱樂部的青年高一鑫合作,真的將一頭牛從彰化遷來高雄了;為了迎接這頭牛的到來,寒假期間就在校園種下了一百五十株玉米準備當成牛的食物,活動當天各班孩子更是親自收割玉米梗餵食牛牛,而牛牛也會在操場的草皮上「犁田」,讓孩子親眼瞧瞧早期台灣農業中不可或缺的水牛是多厲害的角色,也讓孩子了解到原來農家不吃牛是有原因的,體會生命教育的可貴。(見圖)

另外為了歡迎牛牛到來,學校不對牛彈琴,而是由弦樂團合奏了鬥牛士之歌及快樂頌,充分展現藝術欣賞教育;而活動的另一重頭戲就是牛糞變黃金,幸運抽中的三百位學生可以親手製作牛糞薰香,老師也接續下午進修,聽牛故事做糞香,從中了解循環農業的重要,帶學生實踐SDGs的全球環境議題。

牛牛現場一角更有同樣來自溪州的「與泥共好」友善耕作的農作擺攤,展示了包括採用牛耕種植的蘆筍、芭樂等,還有有機上水米,特別的是蘆筍還是一大早採收直運高雄,就是要讓親師生能有機會品嚐到產地直送的鮮美。

高一鑫表示,牛耕隊的成立就是要保留台灣牛耕文化的精神,同時提倡友善耕作、探索農村文化,希望現在的孩子從水牛中看到生命的價值,如此一來就不枉費他一路大老遠的牽著一頭牛來新上了。

王校長說,食農教育中讓學生了解「牛耕文化」是重要的一環,了解源頭才能更珍惜現在吃到的每一口米飯,再透過親自種植,更能感受水牛對人的重要,也才會懂得感恩及對生命與土地的尊重。看到孩子們從期待牛的到來到真正親近牛都超級興奮,個兒童節果真喜從「牛」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