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搜奇】西班牙新出土化石 解棘龍之謎
記者施欣妤/綜合報導
考古學家日前在西班牙東部沿海地區辛克托雷斯,發現距今1.26億至1.27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恐龍骨骼化石,初步分析研判,應屬極為稀有的「棘龍科」恐龍,可望讓科學家進一步了解這種充滿謎團的恐龍。
據國際期刊《科學報導》所述,被發現的新種恐龍已被命名為「Protathlitis cinctorrensis」,意指「來自辛克托雷斯的冠軍」,當中的「冠軍」,是為紀念2021年在歐洲足球聯賽奪冠的鄰近城鎮球隊:比雅瑞爾隊。
顱骨形狀異於一般肉食恐龍
研究團隊初步評估,「Protathlitis cinctorrensis」屬「棘龍科」,為大型肉食恐龍的一種,頭部扁長、近似鱷魚,與一般肉食恐龍截然不同,其鋸齒狀的牙齒可撕裂獵物,並且主要棲息在濱海地區。
「棘龍科」恐龍分布在歐洲、非洲、亞洲與南美洲等地,但留下的化石樣本太少,最初的標本還在二次大戰時期被炸毀。如今科學家只能利用新出土的零碎化石,憑想像拼湊「棘龍」的生態,但還有不少關鍵部位的化石尚未發現,也因此出現不少爭論,如「棘龍」究竟是「2腳站立還是4腳站立」?主要生活在陸地還是水中?主食是肉還是魚等等?
棘龍擁有鋸齒狀牙齒,可撕裂獵物。(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
「棘龍」化石相對稀少,新發現有助科學家了解這種恐龍的歷史。圖為德國柏林的博物館展出「棘龍」頭骨化石。(達志影像/美聯社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