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全球少子化「逆向操作」 母嬰市場「精緻化養兒」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全球面臨少子化的問題,但是您知道嗎?母嬰市場的消費力卻是逆勢成長。根據《環球電訊社》GlobeNewswire的數據統計,2022年全球母嬰用品市場規模,為2.06兆美元,到了2028年規模更上看2.37兆美元,看來精緻化育兒成為趨勢,更讓母嬰和幼童相關產業,成為許多人願意投入的新藍海。

寶寶呱呱墜地努力來到這個世界,家長開心迎接新生命的同時,也得開始盤算各種照顧責任,根據人力銀行調查2024最新調查,發現上班族中有58%,沒有生產計畫,不想生產的原因,有76%就是擔心錢不夠,而這調查也真實反映在生育率上,主播莊雨潔說:「內政部人口統計,2023年新生兒數只有13.5萬,甚至比前一年虎寶寶的13.8萬更低,再度跌破台灣光復後最低數字,然而不僅台灣,全世界都在面臨少子化的危機,但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母嬰產品的銷售卻是逆勢成長。走趟百貨公司看到母嬰精品的價位都不低,商品琳瑯滿目,但是有不少高單價的商品,依舊賣的嚇嚇叫。」

店員介紹商品:「像是這個很多人喜歡,穿母子裝備還有這一款媽媽包,很多人喜歡。」店員仔細介紹精品服飾與配件,少子化的趨勢讓每一個家庭,可投入在孩子的資源變相增加,營業部資深經理徐文宏說:「大家有能力可以對小朋友好另外因為很多人自己不生就更會想要送禮。」

正因如此像這一類禮盒,就成了店內熱門商品,還有這要價12萬多的推車,才剛剛上架就銷售一空,家長肯花錢孩子身上,當然也願意對自己更好一些,走進這一間位在台北的親子餐廳,店內除了有舒適的遊戲空間,最受家長歡迎的,就是「陪玩大姊姊」的服務,有大姊姊的陪伴孩子,家長就能好好享受一頓美味餐點。

餐廳創辦人是7年級生MOMO,身為二寶爸很有感,當初看準母嬰市場的需求,從設計業轉職創立品牌開餐廳,秉持這樣的想法,除了照顧孩子的飲食,餐點的設計上,也更看重大人的口味,終結過去大家對於親子餐廳,好玩卻不一定好吃的偏見,經營方針明確也讓來客數大增,即便每一次的消費並不算便宜,但假日若要用餐,還得提前一個月訂位。

隨著全球經濟擴張,第一胎生產的年紀往後消費力增強,等宏觀經濟因素,根據GlobeNewswire《環球電訊社》的數據統計,2022年全球母嬰用品市場規模,為2.06兆美元,預期複合年增長率為2.36%,因此到了2028年規模將上看2.37兆美元。

另外若縮小商品項目來看,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研究指出,嬰兒紙尿褲和配方奶粉市場,最近一年積極推出,標榜更呵護孩子、更方便的產品,讓尿布和配方奶粉的平均單價,上升約6%,但新產品銷售額卻明顯增加,顯示出即使定價更高,家長們仍願意買單,民眾說:「我就是只有一個寶寶所以會想說有多的資源對他們好一點。」

目前在台灣有許多這樣的家庭,都像他們一樣,反而把資源全投入在一個寶貝,因此即便生育率大幅降低,但隨著精緻化養兒成為趨勢,更讓母嬰和幼童相關產業,成為許多人願意投入的新藍海。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