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年輕男女極端對立,各自活在不同世界!《經濟學人》解析原因在這裡

在波蘭的華沙,兩名女性工程師討論著找到一個「開明」的好男人有多困難,並且抱怨異性都傾向於右翼或極右翼。年輕的波蘭女性通常支持左派政黨,尤其關注婦女議題如墮胎合法化等。相對地,年輕男子則有不同的抱怨。兩名來自小鎮的20多歲消防員表示,他們認為女權主義已經過頭。回顧去年波蘭的大選,18至29歲男性的首選是極右派的「聯盟黨」(Confederation),該黨口號之一是「反對女權主義者,捍衛真正的女性」。

不僅在波蘭,在許多發達國家的年輕男女之間出現了明顯的極端對立。政治觀點的鴻溝已經擴大,年輕女性變得更傾向自由主義,而男性同輩卻沒有。年輕男性普遍比年輕女性更保守,更反對女權。

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13日指出,根據對20個富裕國家的民意調查數據分析,20年前,18至29歲的男女之間幾乎沒有左右派立場的差異。然而,到了2020年,男女之間的政治立場差距已經不斷擴大。在波蘭,這個差距為1.1,在美國為1.4,在法國為1,在義大利為0.75,在英國為0.71,在南韓為0.74。

<cite>2022年1月26日,波蘭華沙一群女權運動人士在憲法法院外舉標語抗議嚴格的墮胎禁令(美聯社)</cite>
2022年1月26日,波蘭華沙一群女權運動人士在憲法法院外舉標語抗議嚴格的墮胎禁令(美聯社)

年輕女性關注目前仍然存在的不平等,例如性別暴力、嚴苛的墮胎法、性別薪資差距、女性負擔更多的家務和育兒責任等問題。雖然許多男性在某種程度上支持她們,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明確表示反對。

當被問及是否同意「推進婦女和女孩的權利已經過頭,威脅到了男性和男孩的機會」時,27個歐洲國家的受訪者中,男性更有可能同意這一觀點。特別是,年輕男性比年長男性更反對女性主義,這顯示了「年輕人比上一代還要不保守」的觀念已經被推翻。幾乎80%的南韓20多歲男性表示他們感受到男性受到歧視,而60歲以上的男性中,僅有30%表示同意這一看法。

在中國,年輕男女之間也存在類似的分歧。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副教授錢悅(Yue Qian)及上海健康醫學院的李佳星(Jiaxing Li)分析了3萬5000名中國人的調查結果,發現年輕男性比女性更可能同意「男人應該把事業放在第一位,而女人應該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和「當經濟不好時,應該首先解雇女員工」。北京市場研究員克萊爾(Claire)表示,她希望找到一個平等待她並懂得分享家務的伴侶,並嘆道:「大多數中國男人都無法通過這項測試」。

<cite>2024年2月28日,在巴黎索邦大學附近舉行的墮胎權遊行,支持墮胎權的活動人士舉著寫有「墮胎是一項基本權利」的布條。(美聯社)</cite>
2024年2月28日,在巴黎索邦大學附近舉行的墮胎權遊行,支持墮胎權的活動人士舉著寫有「墮胎是一項基本權利」的布條。(美聯社)

年輕男女對立為何如此嚴重?

年輕男女對立日漸嚴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育程度的差異、生活經驗的不同,以及社交媒體所帶來的同溫層效應。此外,在民主國家中,不同政治立場的政治人物也可能加劇了年輕男女之間的對立。右翼政客傾向於煽動年輕男性的不滿,而左翼政客則在關注女性訴求的同時,忽略了年輕男性所面臨的問題。

教育

教育方面,女性大學生人數超越了男性大學生人數。在歐盟,2002年至2020年間,25至34歲男性擁有高等教育學歷的比例從21%上升至35%。而女性這一比例上升得更快,從25%增加至46%。在美國,獲得學士學位的年輕女性比男性多了十個百分點。

教育程度的不同導致了觀念上的差異:接受大學教育的人更容易接受自由、平等主義的觀念。教育程度差距也導致了男性和女性在生活、工作和戀愛中有不同的體驗。簡而言之:在富裕國家,一名女性完成大學學業後,她很可能會找到一份白領工作並能夠養活自己。但當她進入約會市場(假設她是異性戀者)時,她會發現,由於女性畢業生比男性畢業生還要多,因此支持自由主義、受過教育的男性實在供不應求。

沒有接受大學教育的男性,在尋求婚戀的過程中可能會感到沮喪。在波蘭,由於男性農民很難找到配偶,因此一個名為「農夫尋妻」(Farmer Wants a Wife)的真人實境節目成為該國最受歡迎的電視節目之一。「如今,很難確定年輕女性對於男性的標準是什麼,」波蘭消防員盧卡斯(Lukasz)表示,過去她們的標準僅是「穩定收入、能夠修理家裡的大小問題……並且持有駕照」的男性。

這是否會影響年輕人的結婚與生育意願?目前還難以斷言。根據美國生活調查中心的發現,Z世代相較於千禧一代或X世代,更晚開始他們的第一段戀愛關係,並且更容易感到孤獨。此外,與年長的女性不同,Z世代的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認為自己是LGBT(31%比16%)。目前尚不清楚這種情況是否持續下去,以及將如何影響未來家庭的組成。

<cite>中國青年失業率高,中國年輕人找工作的競爭相當激烈。(AP)</cite>
中國青年失業率高,中國年輕人找工作的競爭相當激烈。(AP)

生活經驗

年輕男性對女性主義的反彈可能尤其強烈,因為他們剛開始展開職涯,最有可能將女性的競爭視為潛在威脅。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如果年輕歐洲男性所在地區的失業率最近上升,並且他們認為社會制度不公,那麼他們對女性的憤恨(以及對女性主義走過頭的感覺)就會尤其強烈。

然而並非所有男性的抱怨都是毫無根據的。在一些國家,離婚法庭往往在監護權爭議中偏袒母親。還有一些國家,由於男性較早進入勞動市場並且壽命較短,因此他們認為自己的退休金領取比女性少。尤其影響年輕男性的另一個因素是兵役。南韓規定男性公民有服兵役的義務,助長了男性的不滿。在歐洲,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使得像波蘭等鄰國的年輕男性擔心被徵召的命運。

<cite>2023年3月14日,俄羅斯聖彼得堡街頭的徵兵宣傳。(美聯社)</cite>
2023年3月14日,俄羅斯聖彼得堡街頭的徵兵宣傳。(美聯社)

同溫層

社群媒體可能加劇了男女之間的對立。首先,當人們在同溫層中討論一個議題時,往往變得更加極端,透過以強烈的措辭重申內部核心立場,並譴責提出爭議的人,以獲得肯定。例如,在男性主導的中國聊天室中,「女拳」這一詞很常見,這種情況導致了厭女情緒的蔓延。

其次,演算法會煽動情緒,如引人恐懼或憤怒的內容吸引用戶,使世界看起來比實際情況更加恐怖和不公平。點擊 #MeToo 故事的女性將看到更多此類故事;關注男性遭虛假指控故事的男性也是如此。這導致每個人都可能將自己個人面臨的風險誇大了。

「當你進入健身房,視線中出現了一名女性,你看著她,然後突然間你就在TikTok上紅了,被說成是性騷擾者,」來自亞特蘭大、28歲的保守派男性羅斯(Kahlil Rose)說。這並沒有發生在他認識的任何人身上,但他在手機上見過,因此對他的想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華盛頓的學生班傑明(Benjamin)也提出了類似的擔憂:「我這個年齡的男性害怕結婚,因為他們聽說一些警告:女人外遇然後離婚,拿走了男人所努力工作的一切。」

在網絡上,女性看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波蘭學生科齊克(Julia Kozik)表示,她在 TikTok 上看到了一條針對女性的提醒,建議在搭乘計程車時最好留下個人生物辨識證據,例如毛髮等,放在座位下,以防被綁架。她還表示:「大多時候,我會盡量避免與男性接觸。」

<cite>民主國家印尼年輕女性喜愛韓流。(AP)</cite>
民主國家印尼年輕女性喜愛韓流。(AP)

政治激化對立

最後,不論左派抑或是右派政治人物,都沒做好解決導致年輕男性和女性疏遠的根本問題。

左派政治人物讓女性相信他們關心婦女問題,卻尚未找到與男性群眾溝通的方法。自由派學者里夫斯(Richard Reeves)在2022年出版的書籍《男孩和男人》(Of Boys and Men)中提到,進步派認定「性別不平等只會對女性造成不利影響」,而更有可能將性別意識較低的男性推向網路同溫層,使他們繼續深信自己沒有做錯什麼,而是自由派在害他們。

相比之下,一些右派政客已經與受挫的男性取得共鳴。川普(Donald Trump)就是明顯的例子,他傾向在性別衝突中支持男性。2018年,他譴責男性在性暴力指控中很難證明自己無罪。他說:「對於美國的年輕男性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時刻,當你可能被指控犯了你沒有犯的事情……這是目前正在發生的非常非常糟糕的事情之一。」

<cite>美國前總統川普。(美聯社)</cite>
美國前總統川普。(美聯社)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