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水資源短缺帶來的投資機會

全球水資源短缺帶來的投資機會
全球水資源短缺帶來的投資機會

撰文:陳碩存

「水」對人類文明和經濟的發展來說,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只不過滿足民生使用的淡水在全球面臨分布不均的問題;許多國家面臨日益嚴重的缺水問題,而有些國家卻面臨水資源過剩的情況。如今有愈來愈多的組織意識到,若不採取積極行動,水資源分配不均恐使得社會和經濟付出極大的代價,導致優化供水的迫切性日增,也因此創造龐大的投資機會。

根據專研於水資源與未來解決方案的科學家們估計,從2010年到2050年,人類對用水的需求將增加20%∼33%;其中人口增長是促使水資源需求大增的重要原因,但根據水資源需求增加的方式和發生地點不同,也會造成這些資源管理與分配不均的情況。另外,氣候變遷和全球變暖的威脅,也深化了這些問題的嚴重性。

儘管全球的水循環是一個封閉的系統,我們地球提供堪稱豐富的水源,但是淡水供應在全世界卻不平衡,有許多地區仍是缺乏民生用水。若將全球對水的需求和供應來源進行比較,可以看出稀缺性是一個真正的威脅。例如,中國和印度的水不平衡是巨大的,儘管這兩個國家都屬於國內可再生水資源總量最大的前10名。

若再更深一層來看,即使在一個國家內,都可能出現供水失衡的情況。就以中國為例,大部分的淡水資源可說都集中在南方省分,這便為人口眾多的北方省分帶來挑戰,以及像工業園區、農業發展或能源產業等,這些都會耗費大量的水資源。

在1950年, 世界上只有29%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了2008年,城市居民人口數已超過農村人口。聯合國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下去,預期到2050年,全球有將近7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預料這將加速對水資源的消耗。

過去這3年隨著新冠疫情爆發,大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型態;出門在外,人們需要保持社交距離,而城市封鎖的消息時有耳聞。在這後疫情時代,多數人已習慣在家工作。在這種新常態的情況下,都市化是否仍會是對水資源需求重要的驅動因素?

其實根據我們的調查發現,在新冠疫情大流行前,對成熟國家的人們來說,城市生活其實已變成是種選擇,而非必需的。有很多人可能更樂於生活在郊區,而非城市。但即使生活在郊區,人們對生活水準的要求並不會妥協;但在新興市場,在農業、製造業和服務業之間,在不斷變化與尋求平衡的過程中,仍會迫使新興市場持續朝都市化邁進。

許多新興市場國家除了持續朝都市化發展外,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同時也高度依賴水資源來促進國內GDP的增長,例如農業經濟占GDP比重較高的國家,都曾面臨水資源短缺的衝擊。但隨著人口增長、工業化和生活水準與西方世界生活水準差距逐漸拉近,更導致用水需求飆升。再加上眾多氣候變化對水和經濟影響的研究更證明了,未來水資源短缺的情況可能會更趨嚴重。

此外,部分人口密度高的城市,預料也將受到氣候變化的嚴重影響導致水資源減少。根據聯合國2020年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預估,到2050年,全球有逾570個城市、超過6億8,500萬的人口,將面臨淡水的供應減少10%的情況。其中南非開普敦和澳洲墨爾本的情形較為嚴重,可用淡水甚至可能會下降30%至49%;而美國聖地牙哥還可能面臨可用淡水減少50%的情況,這將會對世界GDP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水是許多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可能是在生產或製造過程的直接或間接的關鍵資源。如果水資源短缺對企業產生負面影響,可能會衝擊經濟增長動能,因此與水有關的投資,在新興市場和成熟市場國家都是鎂光燈的焦點。由於水相關問題的緊迫性和影響的層面廣,不論在營收和獲利上,都具有長期性的發展前景。例如在水資源相關的基礎設施和智慧預警系統等題材在工業和公用事業等板塊上,未來可望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本文作者為瑞銀投信投資部主管)

更多Smart智富文章
▶永續投資發展路上的6大阻礙
▶盤點永續基金表現與發展重點